拉丁美洲第一经济大国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巴西是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次于西方七大国,人均2680美元,按世界银行分类属中上等收入国家,也是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长久以来,巴西的财富基本上皆来自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可以栽种大量咖啡和甘蔗的肥沃耕地,和富藏黄金、矿石、铁、锰与其它无数矿物的良矿。数百年来,这些资源一直是巴西经济的骨干。
19世纪初,在葡萄牙人统治期告终后,制造业才开始兴起,并在两次大战期间获得大力推展。在二次大战后,巴西经济发展很快,开始成为世界级的工业国,1953~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仅次于日本(同期为8.1%),继联邦德国和日本首创“经济奇迹”之后,创造了“巴西奇迹”。
20世纪80年代因受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的影响,年均增长仅为2.7%。20世纪90年代又复加快增长速度。如今更名列世界第十大经济体。1990年第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39%和51%。它已从一个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国逐步转变的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工农业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已达到世界第八位经济大国,按人口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生产力布局已从沿海向中西部(戈亚斯州、巴西利亚)和西部(马瑙斯特区)推进。
以出口为主的农业
尽管巴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但仍是吸收劳力最多的部门。1990年,巴西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口占全国从事经济活动人口的24.3%,其中从事出口农业的劳力又占全部农业劳力的20%。
巴西政府对农业一向比较重视。除了在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扶持外,依靠科技振兴农业是其特点,“把科技当作通往现代农业的快车”。巴西绝大部分土地地处热带,不适宜种植小麦,居民又以小麦为主食,1980年进口小麦花去外汇9亿美元。农业科技人员通过改良品种,使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提高72%,1991年净进口粮食花去外汇不到2亿美元。理论上大豆适种于温带地区,巴西科技人员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30多个新品种,使大豆能在东北部热带稀树草原和北部热带地区落户,现已成为巴西的主要出口农作物之一,依靠大豆及其制成品出口创汇约25亿美元。
巴西农业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率不高。全国有可耕地3.76亿公顷,但1990年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土地仅7865万公顷,垦殖指数很低。东南部和南部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北部地区还是传统农业、近于原始农业。
巴西是世界上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是巴西经济中的“创汇大户”。1990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括号内数字系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比)的农产品有:咖啡(24.2%)、甘蔗(25.4%,1991年),剑麻(48.9%)、柑桔(33.5%);居世界第二位的有:可可(15.1%,次于科特迪瓦)、香蕉(12.0%,次于印度)、大豆(18.5%,次于美国)、木薯(15.6%,次于尼日利亚);位居前列的还有玉米、烟叶、蓖麻籽和棕榈仁。同年黄牛饲养量仅次于印度,牛肉产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二位。1990年农产品出口创汇110.27亿美元。
巴西的出口农作物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可可以及大豆和亚热带水果柑桔等。
咖啡:20世纪初,巴西咖啡产量曾占世界总产量的75%。随着巴西农作物多样化,咖啡面积减少。1990年种植面积290万公顷,总产量144.1万吨,出口85.27万吨,(占世界咖啡出口量的17.1%,全国出口净值的10%)。全国有咖啡种植园50万个左右,从业人口600万,是吸收劳力最多的生产部门。近年来巴西执行“咖啡园恢复与更新计划”,咖啡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圣保罗、巴拉那和米纳斯吉拉斯三州的产量占全国的90%左右。
甘蔗:1727年引进。1992年总产27174万吨,单产61.7吨/公顷。巴西食糖自耗量较大,人均年需糖50公斤(包括制酒精燃料),故1990年仅出口粗糖155.25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5.2%,次于古巴、澳、法、泰。东南部圣保罗州甘蔗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东北部的伯南布哥州和阿拉戈斯州合占1/4。巴西正在推广从甘蔗中提炼酒精代替汽油的计划,甘蔗种植面积有所增加。1980年为265.7万公顷,1989为406.8万公顷。
可可:1746年引种,现为西半球主要可可产地。1990年收获面积66.6万公顷,可可豆总产36万吨,出口11.8万吨,是第四位创汇农作物。95%以上产于东北部巴伊亚州。
大豆:本世纪初由亚裔移民传入。1952年播种面积仅6万公顷,总产7.8万吨。1970~1980年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和高蛋白作为饲料而大为发展。1990年收获面积1148.3万公顷,总产1988.8万吨,大豆和豆饼的出口值已超过咖啡出口值,为巴西第一位的出口作物。大豆主要产区在南里奥格朗德州和巴拉那州,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
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巴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
①铁矿总储量655亿吨,仅次于前苏联,其中含铁40~60%以上的富矿409亿吨,占世界富矿储量20%以上,位居首位。主要分布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多西河谷的伊塔比拉铁矿(储量300亿吨),帕拉州的卡拉雅斯铁矿(储量175亿吨),马托格罗索州(储量150亿吨)、北里奥格朗德州(储量30亿吨)。
②锰矿总储量1.45亿吨,主要分布在马托格罗索州,该州的科龙巴城附近的乌鲁孔山锰矿储量3400万吨,其次是阿马巴地区,储量2400万吨。巴西煤和石油两种能源比较贫乏。1991年石油产量3123.6万吨,仅能满足国内消费的56%。煤炭储量少质量差,1991年生产煤炭仅512.4万吨,炼焦煤80%仰赖进口。
巴西自19世纪末开始发展纺织、食品、制革等传统轻工业。二战期间发展了采矿、冶金。50~60年代相继建立了汽车、造船、机械、石油、化学等工业部门。70年代以来新建了石油化工、电子、核能、飞机制造以及军工等新兴产业部门。1950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为72.4:27.6,1974年为47.2:52.8,1990年为35:65。冶金、机械、石化、飞机与军工为主导产业。
冶金工业:1990年全国钢产量2058.2万吨,占拉美钢产量的53.4%,居世界第8位,出口量居世界第5位。主要钢铁企业有:(1)沃尔达雷东达钢铁联合企业,位于里约热内卢以西80千米的帕拉伊巴河谷中,生产能力500万吨,铁矿石由500千米外的伊塔比拉铁矿用火车运来,炼焦煤用圣卡塔林纳州低质焦煤和进口焦煤混炼;(2)米纳斯钢铁联合企业,与日本合资,位于贝洛奥里藏特以东的伊帕廷加,生产能力200万吨;(3)圣保罗钢铁联合企业,位于桑托斯附近马尔山麓的库巴唐,生产能力200万吨;(4)曼涅斯曼钢铁公司,德国资本,位于贝洛奥里藏特工业城,原来只生产无缝钢管,后改为联合企业;(5)伊塔比拉特种钢公司,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铁矿山附近,从事炼钢和轧钢的半联合企业。
机械工业:主要有重型机械(机床、汽轮机、柴油机)、汽车、造船、军事装备等。集中分布在圣保罗及其周围和里约热内卢,产值占全国80%。
化学工业:产值仅次于冶金工业。基本化工主要中心是圣保罗、阿雷格里港、瓜纳巴拉。石油化工中心有三个:东北部巴伊亚油田的卡马萨利综合石化中心;圣保罗附近的库巴唐炼油厂,主要生产尼龙、合成纤维、化肥、塑料、粘胶剂等;南里奥格朗德州阿雷格里港,主要生产乙烯、丙烯、丁二烯、苯乙烯等。但化肥还不能满足国内需要。
食品工业:巴西的传统工业部门主要有面粉、速溶咖啡、制糖、肉类加工、酒类饮料和卷烟等。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南部原料产地和中心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瓜纳巴拉和阿雷格里港等地。
隐忧与前景
虽然巴西自然资源丰富,二次大战后工业更是巨幅进展,然而国家似乎并末真正达到繁荣。而人口虽不断增长,但仅有少数人享受到现代工业经济的美好果实。
巴西政府藉由吸引外商投资和大量举债来推动经济成长。这些被优惠关税和特许税制吸引来的外国投资者,即是看中此地的大批廉价劳工而在此设厂。巴西政府原期望外商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他们多采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使雇用劳工降至最低人数。
政府借来的外债有大笔用于费用高昂的「神奇」计划,比如20世纪50年代建造巴西利臣和巴-德核能发展计划。20世纪80年代,不断增加的外债导致了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巴西政府为降低外债又采抑制进口的措施,却造成国内厂商哄抬物价的后果。政府为解决通货膨胀,采取薪资和利率双管齐下的综合性方案,结果反而加速了通货膨胀。1990年,新任总统柯乐冻结银行存款,希望藉此减缓通货膨胀的速度。1994年7月政府推行「经济稳定计划」,改革币制,以增加人民对货币的接受度。此外更数次全面大幅调降关税,藉此刺激进口,提高国内物资供应以平抑物价。计划实施后,年通膨率大幅降低,由1993年2567%的超高通膨率降至36%。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983644.html

相关阅读:中国地形剖面图典型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