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例谈高考作文素材“一材多用”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高考作文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作者:福建 林承雄

  俗话说:“巧妇难煮无米之炊。”高考作文备考,素材储备是一个重要环节。素材要靠积累,但并非愈多愈好,而是典型、精当。这就要求考生要有选择地积累素材并及时梳理,学会对典型素材进行多角度开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则典型的素材(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从不同角度审视、思考,可以挖掘出不同侧面的内涵,可用作不同观点的论据。这需要考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对素材进行发散思维,从不同点切入去提炼、申发。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往往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事实本身并不能自动地阐明道理,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来论证观点,要着力做好例后分析,即“援事”须与“析理”融合。高考议论文写作中,所谓“一材多用”即是同一个素材,通过不同侧重点的转述与析理,来论证或阐述不同的论点。

  那么,如何做到“一材多用”呢?

  首先,要扣紧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对材料进行定向转述。定向,即锁定论点内涵指向。转述,即围绕论点对材料进行指向明确的概述,使得事实论据与论点的意义相契合。与论旨无关的内容宜从略或舍弃,与论旨关系紧密的则需予以突出。

  其次,要扣紧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对事实论据展开例后分析,做到“援事”与“析理”融合。例后分析,可以运用概念分析、假设分析、因果分析、本质分析、价值分析、辩证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无论运用何种分析方法,都要注意论据与论点的契合。

  下面试以最近各大媒体频繁报道的关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这一时闻素材为例,若将之用于2019年高考不同作文真题的议论文类写作,如何“一材多用”呢?且举若干片段予以简述。

  示例1:(2019年高考全国卷II)“文化名句”(材料作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它们仿佛是精神的火焰,让我们的人生得以敞亮。正如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它所诵读、咏唱的那些经典诗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它启迪我们:不要因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它提醒我们:不要浑浑噩噩、浪掷光阴。“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它告诉我们:不要畏惧冰霜的凝寒,坚忍不拔才是松柏的本性!“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吟诵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我们的思想得以磨砺,我们的精神得以澡雪,我们的风骨得以刚健。(《经典名句:点亮精神的火焰》)

  点津:该段扣住“名句是精神的火焰”这一论旨,援引《经典咏流传》中的诗句,论说名句给予当代人的思想磨砺与精神澡雪的价值,运用排比句式展开价值分析,契合论点。

  示例2:(2019高考浙江卷)人生的“三本书”(材料作文)

  但凡好的“有字之书”,皆是心灵之书。历经千百年而百读不厌、常读常新的那些经典,堪为每一代人的心灵伴侣,精神的良师。例如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节目《经典咏流传》,把文学经典唤醒、擦亮,让古典诗词乘着歌声的翅膀尽情飞翔,浸润人们的心灵。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东坡居士的达观,易安居士的婉约……这些经典的“有字之书”,亦即他们的心灵之书,丰富着后人的思想,陶冶着后人的情操。(《以“有字书”浸润心田》)

  点津:该段首句提出“但凡好的‘有字之书’,皆是心灵之书”这一论旨,接着阐释论旨的内涵,然后援用《经典咏流传》这一素材,从该大型文化综合节目所选用的文学经典切入,强调古代名家经典“有字之书”对于后人丰富思想、陶冶情操的作用,突出“有字之书”亦即“心灵之书”的意涵。

  示例3:(2019高考北京卷)《说纽带》(命题作文)

  经典是文化传承的纽带。珍重并传承经典,就是在赓续优秀传统文化,使文化纽带生生不息。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仅创造了“文化过年新方式”,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远灿烂,凝聚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乡愁,“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进取……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古诗名句,沟通了古人与今人的怀抱。通过诵读、歌咏、传唱,经典的血脉打通了,文化的源流疏浚了,民族文化自信力也在悄然生长着。(《说纽带》)

  点津:该段首句标明论旨,次句点明珍重、传承经典的意义,接着援引《经典咏流传》这一素材,从央视推出该节目的意义入手分析传承经典的价值;再引用具体诗句,论说诵读、歌咏经典的作用,呼应了论旨。

  示例4:(2019高考山东卷)“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材料作文)

  这家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的书店,难能可贵的是她对那些奔波劳碌之人的精神慰藉。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当下时代,亟需这家书店的可贵情怀——捻亮精神慰藉之灯盏,让真、善、美与人民相伴。一样的,我们的媒体也应该具有这样的温暖而明媚的情怀,给万千受众以精神的滋养。例如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她精心烹制的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大餐,将经典诗词与音乐、现代灯光布景等多媒体技术融合,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进酒》的豪纵狂放、起伏跌宕,《陋室铭》的高洁傲岸、安贫乐道,《鹊桥仙》的哀婉凄楚、深沉隽永……这些经典名篇所承载的人生感悟,都从不同侧面给了当代人以丰富的精神启悟。(《捻亮精神的灯盏》)

  点津:该段首句点扣材料,由表及里,指出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的书店的可贵价值——精神慰藉。次句勾联当下现实,强调这家书店存在的特殊意义,锁定关键词“精神慰藉”。第三句宕开一笔,由此及彼,指出媒体也应主动承担“精神慰藉”的功能。再接着援事说理,以《经典咏流传》为例,解说其具体举措,并以排比句举例,点出经典名篇给予现代人的精神慰藉。

  古语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素材浩如烟海,吾取一瓢饮耳!积累素材,不可盲目,要有类化意识与发散思维。类化,即对素材作筛选、归类、萃取的工作,按不同主题各贮备若干典型素材。发散,即对一个典型素材,要学会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开掘、加工,使之能用于不同的作文情境。像上述采用片段作文方式,将一个素材用于不同作文试题、不同标题、不同论点的写作训练方法,备考过程中不妨多尝试几次,以训练思维的灵敏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zzw/1220153.html

相关阅读:2019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赏析:把“三书”合三为一
高考满分秘技(一):标题引人入胜篇
山东高考范文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2009山西高考满分:残梦
新一届高三整体训练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