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杜甫《寄赞上人》原文及翻译 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杜甫《寄赞上人》原文及翻译 赏析

杜甫《寄赞上人》原文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杜甫《寄赞上人》翻译

、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后作为对僧人的敬称。赞上人:即赞公和尚。

2、一昨:昨天,过去。一为发语词。锡杖:僧人所持之杖,亦称禅杖,此代指赞上人。

3、卜邻:选择邻居。《左传?昭公三年》:“惟邻是卜。”

4、年侵:为岁月所侵,指年老。

5、未便:不便。

6、竟日:终日,整天。

7、买:《全唐诗》校:“一作置。”

8、杉:指树。黍:指庄稼。《全唐诗》校:“一作漆,即黍。”稠:多。

9、亭午:中午。

0、石:《全唐诗》校:“一作沙。”

、塞:《全唐诗》校:“一作寒。”

2、宿昔:早晚,表示时间之短。齿疾:才病。廖:病愈。

3、裴回:今写作“徘徊”。虎穴:山名。

4、面势:对面。龙泓:水名。

5、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的门,指村舍。

6、径:《全唐诗》校:“一作遥。”

7、二老:指自己与赞上人。

杜甫《寄赞上人》赏析

《寄赞上人》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此诗写于诗人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期,当时作者听说西枝村西边有个地方,不但林木繁茂,风和日暖,而且有着旱涝保收的田地,便渴望能去那里搭建草堂居住。诗中表明了那里的宜居情景,想象诗人自己在那里的“惬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

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在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市区)所作。当年,杜甫在天水西枝村与赞上人一同寻置草堂地,杜甫一心想找一处向阳暖和的地方搭建自己居住的草堂,然而,当时节气已临深秋,树藤已沉入暗色,土地露出潮湿,直到西阳抹山草蔓沾上露水夜色即将来临,两人仍没有找到如意的地方,只好权且回去歇息。到了晚上,两位老朋友点燃松明灯,烧火煮茶,通宵攀谈。两人回顾京城往事,感慨万千。这天晚上,两人聊了一夜,不知不觉,已是东方朦胧,仍谈兴不减。最后商定稍作休息后,继续出外寻找理想的卜居地。然而杜甫和赞公在西枝村周围看了好几遍,都未能找到如意的卜居地,杜甫只好暂时回到秦州城里。过了几天他又听说西枝村西边有一条山谷,那儿风光无限,条件不错。于是又产生了再去西枝村与赞上人一同寻找卜居地的想法。为此杜甫用诗的形式给赞上人写了一封信,再次谈到自己对卜居地的基本要求和与赞上人作邻往来的美好憧憬。这就是杜甫在秦州城里所作的《寄赞上人》。

《寄赞上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二一八卷第八首。这可以说是一篇诗体书信。从这首诗里,读者看到了一位失意老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杜甫觉得自己已经年迈,腰腿也不灵便,不宜居住在阴冷的地方,如果有一块阳光充足的山坡上能搭建自己的茅屋,周围还有土地可供耕种,就心满意足了。当他听说西枝村西边有个地方,不但林木繁茂,风和日暖,而且有着旱涝保收的田地,便渴望能去那里居住。他通过诗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这一愿望得以实现,到时和赞上人你来我往,一同徜徉在山原,信步于林径,观看西枝村秀色美景;赏花品茶论经赋诗,是件多么令人惬意,使人羡慕的风流之事。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此承上章,亦与赞公商卜居也。上云“更越西南顶”,故此章遂提西南两段。首段欲卜居南山。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泰稠。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当期塞雨于,宿昔齿疾瘳。徘徊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次言欲卜居西谷。杉漆石田,见物产可资。但亭午暂暖,不如竟日留光耳。【卢注西枝西曰有谷,定指同谷。近闻,必指同谷邑宰书。公至同谷界诗“邑有贤主人”,“来书语绝妙”,此可相证。《同谷七歌》中“南有龙兮在山湫”,后《发同谷县》诗“停骖龙潭云,回首虎崖石”,诗云虎穴、龙泓,指此无疑。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末计定居后情事,仍归结卜邻意。此亦与上章同格。

【杜甫的诗词全集 68首诗全集下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ju/494931.html

相关阅读: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高适《封丘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格言诗_诗歌鉴赏
史记?李牧传原文及翻译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