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_全诗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关于战争的诗句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出自北宋诗人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提到,人们很轻易想到他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由于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能够补充这种意识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境期间,既号召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揽诸将推心接收,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天然是塞下的秋景。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避免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时节。“景致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节令变换之不同,这旁边含有惊奇之意。“衡阳雁去无留心”。雁是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而而得名,所以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迷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域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漠。下边续写延州薄暮时候的战地气象:“四周边声连角起”。起谓“边声”,总指所有带有边地特点的声音。这种声音跟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构成了浓重的凄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怀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四周环境,它处在层层山岭的围绕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奋斗。“长烟落日”,颇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韵味,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景象连缀起来,展当初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斥肃杀之气的战地景色画面,隐隐地流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局势。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体景物的特色: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搀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伎俩,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边塞,固然经由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人的笔触下,却仍然留着雷同的印迹。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情抱。他身负重担,防守危城,长年累月,未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造成了迥异的对照,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壮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发生。“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光上是“长烟落日”的连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悲凉之声,深夜里传来了顿挫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彷徨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联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叹和忧国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示将军的好汉气势及征夫的艰难生涯,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豪情,浓厚乡思,兼而有之,形成了将军与征夫庞杂而又抵触的情感。这种情绪重要是通过全词风物的描述,氛围的渲染,婉曲地转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宽阔凄凉,形象活泼赫然,反应出作者耳闻目击、亲自阅历的场景,表白了作者本人跟戍边将士们的心坎情感,读起来逼真感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ju/8548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