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_全诗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描写冬天的诗句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出自唐代诗人的《逢雪宿芙蓉山》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
这首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绘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次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傍晚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达到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天黑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形成一个独破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始,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勒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不明写人物,直抒怀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跃然纸上,其情显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惹人去设想。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前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境。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追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构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档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感到遥远;简陋的茅屋,原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困。而接洽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前启后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来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跟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当前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连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固然下半首另外开拓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牢牢相扣,不使读者觉得高低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操劳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莽到黑夜降临,从冷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置就寝,旁边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能够描述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光,略去了一些情节,即便诗篇显得分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考虑的。假如不下这番剪裁的工夫,兴许下半首诗应该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景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漠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本人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本地展示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嘈杂的犬吠人归的局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更,给人以平川上突现奇峰之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ju/8752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