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培养学习的自信心、自尊心、协作精神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学习方法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随之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重,已进入一个“高心理负荷”的时代,甚至连小学生也不能避免,学生中暴露的种种问题,实际上多数是与心理问题相关的,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抓好了心理问题,注意把心理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收到很好的成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有的学生由于种种社会、家庭的原因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自信心,个人主义比较严重,不愿意和其他人合作等不良习惯,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认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是很有必要的。在常识课的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心理渗透策略,培养学习的自信心、自尊心、协作精神、创造力、意志力等方面的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良好的师生关系

  虽然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出已经很久了,但是教师在课堂中处于绝对主导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随之带来的结果就是教师的话没有错的,学生的作业本上是千篇一律的所谓标准答案,这样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协作精神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自己一样,也是通对课堂上的实验、学习而得到了各种知识,而不是一个什么都懂的人,上课只是为了把知识“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很有必要。学生没有答错问题就要受批评,没有一定要答到教师的标准答案才算答对等种种形式的压抑,才能自主地思考,提出问题的假设,才能毫无顾忌的发表意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抱着一种从课堂上学到新知识的想法,和学生站到一条线上,才能和学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在教学《蚂蚁》一课时,我提出来要他们观察的问题有:1、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2、蚂蚁的头部有什么特点?3、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然后让他们分组进行观察,结果学生又提出了许多我没有想到的而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蚂蚁相互之间是如何打招呼的?为什么蚂蚁碰到食物一般都要拖回去吃?蚂蚁有没有长牙齿?蚂蚁有几只脚?有一个学生的蚂蚁只有五只脚,他就提出了蚂蚁的脚断掉之后能不能重新长出来这样一个问题,蚂蚁的家一般在哪里?它是怎样去认回家的路的?我作为其中一组的成员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探究,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剩下几个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和学生约好各自回去后观察,过段时间后互相交流。整节课的气氛十分融洽,大大增多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在活动中学生觉得教师和自己是平等的,大家一起观察一起发现,学生整堂课保持了很高的积极性。从中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更能加深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激发兴趣,大胆地探索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尽量了解每个人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境,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还远远强于理性思维,他们感官上获得的愉悦性能较有效的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要求强加给学生,而要把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积极创设愉悦的情境,才能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使学生无顾忌,敢想、敢说、敢为,敢于主动地、大胆地进行探索活动。例如:教学《杠杆》一课时,首先,让他们用尺子去撬动铅笔盒,由于铅笔盒里东西一般比较多,所以撬起来比较吃力,有的甚至撬不起来,由于是自己身边的东西,而且每个人都参与进去了,他们都觉得很有亲切感,很感兴趣,这时候提出问题: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尺子比较容易地撬起铅笔盒呢?他们都对这个问题很好奇,注意力就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学习上来了。通过不断地反复实践他们发现铅笔和尺子的支点离铅笔盒的远近是关键所在,支点离铅笔盒越近,离手指越远,需要用的力就越小,从而得出了杠杆的作用。在兴趣激发之下得出的结论他们记得特别牢!又如学习《热空气》一课,出示一个自制的热气球,当点燃中间的酒精棉后,热气球飞起来。看到这种现象后,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议论纷纷。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想到什么问题?”问题一提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热气球为什么会飞?”“是什么力量让它飞起来的?”“它能飞多高?”“怎样才能让它飞的时间更长一点”……通过观察、讨论,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

  3、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平时每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都注意让学生能通过学习过程获得一种成功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注意让他们看得懂,学得会,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一片完整的叶》一课中,先展示一幅树叶拓画,漂亮的画马上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直观的感性的感受让他们对平凡无奇的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引出对树叶的观察,他们就很投入了。他们认真地观察了树叶的叶脉、叶筋、叶缘等,并在小组里展开了讨论,不同的树叶有什么区别和相同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到足够的感性认识后,让他们讨论,通过分析、综合的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所得及所产生的想法,大家分享各自的观察所得,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耐心热情地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一些简单的问题多请他们回答,哪怕他们有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地就会发现,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们举起的小手。

  4、及时评价、适时引导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都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反馈,尤其是对他答案的肯定。如果答错了受到冷落,或者问题答对了教师不予及时肯定,都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都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矫正,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更应如此,有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给予鼓励。我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就及时评价说“回答得很好”、“真不错”、“对”或者把他正确的答案再重复一遍;对有创造性的回答,就说“真聪明”、“真了不起”、“值得大家学习”等。对一时答不上来的或答错的同学,就鼓励说“再仔细想一想”、“谁帮他一下”、“相信你一定能答对”等。由于学生的回答得到及时表扬、肯定,他们就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

  在实验、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出现迷路或出现矛盾是常见的现象,有时还有一些学生会钻牛角尖,出现这些情况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拨和指导,让他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如观察蚂蚁时,一些学生很容易把蚂蚁的触角当成蚂蚁的脚,所以出现了蚂蚁有八只脚的矛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再去观察比较:前面两只“脚”和后面六只脚长的位置有什么区别,脚长在什么地方?从而得出前面两只是触角的结论。

  在实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遭遇失败,他们会表现出烦躁和不安,失去了对实验的信心。这时教师要适时引导,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 并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直到最终取得实验成功。以此来训练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拓印树皮一课中,有的学生在拓印的过程中由于白纸没有压紧,蜡笔画的方向不一,蜡笔按太紧等原因而导致拓印的结果不理想,学生的自信心就受到了打击,这时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引导,让他们自己寻找失败的原因,孩子们找到了原因后,又会信心十足地开始拓印。在实验中,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用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去面对挫折,使他们今后面对众多挫折时,能够用平静的心态看待生活;即使产生了挫折感,也可以通过调整心态,使自己找到更合理的对待方法。

  美国学者杜伯伦在《课堂内的教育心理学》指出:“作为一个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如果一个教师忽视了心理的临床工作,他就收不到应收到的教育效果,而且在最关键时期和最困难的问题上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他将忽视某些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假如教师应尽自己的职责,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培养健康的公民,教师们就必须意识到他们作为心理保健工作者这个角色的责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xuexi/35135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