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让孩子的心灵经历成长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儿童心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读《做称职的父母——引导父母找回自己的角色》一书有感

《做称职的父母——引导父母找回自己的角色》一书是美国雷·特恩布尔著吕博译的一本引导父母如何成功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一本书。作者引导父母正确理解父母的基本角色,认为父母是孩子最有影响力的老师,教导孩子做人的原则和价值观,培养自己孩子寻找幸福的能力,。本书的作者把自己设计成一个向导的角色,把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设计为十个阶段的旅行,通过大量各年龄阶段的孩子和各种类型父母的真实故事,告诉父母应该有信心有勇气为孩子作出改变,从而正确引导、鼓舞和激励自己的孩子。书中有非常多的案例和例子,说明如何正确引导、鼓舞和激励自己的孩子。一开始看这本书,就像另外的一些教育名著一样,略显枯燥,但慢慢坚持着看下去,就会被其中的案例和精彩见解所吸引。

书中描述了许多教育方面的案例,但我感觉每一个案例中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在父母的不同的教育行动中得到心灵的冲击,从而经历心灵的成长。“诚实、努力、斗争、目的、时间、平衡和希望等”在这本书中一再出现,在我看来,就是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教育,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沐浴,得到净化,让孩子们在面对各种事情时,都能够主观积极的去面对。

在这本书中,我比较欣赏其中的一个“我是谁”的案例:

“我是谁”案例:

作者认为:自我价值来自我们所做的事情,而不是来自那些超出我们控制范围的事情,比如种族、肤色或者文化遗产等。

案例介绍:作者先介绍了自己学生的一些家庭背景,他们来自不同的种族,其中有白人、黑人,也有拉美人。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也各自不现,他们有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农民,有的是农场主和牧场主,还有的是医务工作人员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其他专业人员。学生家长的政治态度各异。在开始活动之前,为了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并保证活动的成功,作者采取了一个戏剧性的方法开场。作者先从赞扬孩子的身高、肤色、眼睛开始,在老师的赞扬声中,被赞扬的孩子有点不自在,但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老师在故事嘲笑他们,这是因为他们对老师的信任,他们相信老师这样做一定会有特别的原因。而其他没有被赞扬到的学生都被调动起来,都想知道下一个老师会赞扬谁。 3 后1页
但老师转身走到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我是谁”。然后老师又提了一个令每个人都感到吃惊的问题。她指着前面提到的几个学生说:“你们为什么要为拥有自己无法控制的一些东西而得意和骄傲呢?比如肤色、身高和眼睛。这些东西和你们自己的努力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一个人不管长什么样,他都得接受,而且还应当保持其本来面目。……这些我用来引起同学们注意的条件都是天生的,你们为什么还要把它们看得那么重呢?其实这些东西对你们来说并不重要,甚至可以说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你到底是谁?”“一个人的祖先、肤色、体形和身材都是超出自己控制力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过多地在意他们呢?它们是你生来就有的条件,并不是你爱自己或恨自己的原因。它们就像一个地方的气候和地理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是一个人的标记和特征,不管好看难看,都超出了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就回答‘你是谁’和更为重要性的‘你究竟能够成为谁’这两个总是而言,长相如何绝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所以你根本没必要为些浪费时间。”(在这里,老师只是用她自己不一样的开头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心,让孩子被老师所讨论的话题紧紧吸引。并初步让孩子明白自己是怎么样一个人和一个人的先天条件联系不大,不必为自己的先天条件的好坏得意或者失意。)

接着,老师从表扬刚才提过的学生开始,所表扬的都是孩子主观努力而得到的成绩,比如表扬迈克尔每天很早就起来训练以便能够增加体能和精力,已经准备好了参加比赛;表扬卢克上周末深夜一个人用了很长时间清理他和几个朋友弄乱的邻家院子;又表扬了几个学生身上发现的优点。这时孩子们对老师要做的事情已经没有一点儿疑问了。(老师用举身边实例的方法让孩子们明白了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后天所作出的努力,让孩子们懂得了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专注于那些并不重要的东西:如肤色、性别和长相等,而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人的长处上。)

最后教师提出了讨论“我是谁”这个主题的三条规则:1、你必须绝对诚实;2、你可以选择任何你认为有成就的事;3、你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说明理由。又给加了两个附加条件:第一个条件:5分钟后,每个人把自己所发现的个人优点或成绩简单地写下来。然后每个人大声朗读自己所写的内容。有几个孩子表示不想大声在班上念,他们不想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事。老师的解释是:通过大声朗读,你不仅能够真正了解自己,还可以增进同学的了解。通过这样做,你以后就能够做到不再特别专心于那些并不重要的东西,如肤色、性别和长相(注:这是老师第四次强调这一点了。)而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发现每个人的长处上。第二个条件:要求大家把每个星期所写的内容都保存下来,到年底时每个人根据所收集的自我发现写一篇作文,总结一下对自己到底了解多少。 3 后1页
不是结果的结果: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是谁”这个题目已经成为促进同学变化的重要因素。看到自己所取得的一个个成绩,同学们开始鼓足勇气树立新的更难的目标。认识到每个人都在同自己竞争后,他们开始愿意接受挑战并且从中得到乐趣。在每周一次的谈话课上,前面的三分之一都用来让同学们发现个人的成就。慢慢地,同学们的整个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心胸开阔了,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积极向上的事情上。他们不再埋怨社会也不再挑别人的缺点了,开始专心致志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当然,在后面的描述中,作者还说明了如何帮一些不能专注于自己的优点的人找到自己的优点并学会记录和说明理由。

这个案例让我深深感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位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激起了孩子内心积极向上的愿望。他们学会了如何去真正的评价别人,如何走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绩。我相信,这些孩子在长大后,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肤色、性别和长相或者别的什么外在因素去夸奖一个人,他们真正注重的是一个人所做出的实际成就,并以这些实际成就来评价一个人。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活动对于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我是谁”这个活动在这位老师这里连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个、两个学期。这对孩子们心灵的教育非常深入,他们在寻找自己优点的过程中,对自我进行着不断的肯定,自信心越来越大。他们也许会在以后生活中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但他们不会退缩,他们有着前面做事成功的基础,也从中得到了经验,当他们面对新的问题、困难时,他们觉得自己肯定也能解决。

我也想到,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我们也一直在提倡德育要深入人心,可真正能够影响一个人,并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一个人的心灵、人生价值观的案例能有多少。至少我感觉在我个人方面还没有这么深入地走进孩子的心灵,这么深入地让孩子们深入地认识自己,学会评价别人。我想,在以后的教育中,也要尝试着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从心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让孩子经历心灵的成长。 3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oujiao/105002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