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母女沟通促进亲子关系培养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亲子活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弄清职责,把女儿还给母亲

这个家庭在孩子教养上的运作出现了偏差:外婆和女儿两代母亲职责模糊:外婆替代女儿包揽了外孙女莉莉的生活和学习,导致莉莉妈妈实际上的“出局”,继而引发莉莉妈妈和自己的母亲疏离,母女间彼此缺乏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虽然母女俩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家庭的氛围是沉闷、压抑的。

所以,我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外婆澄清代际界线。外婆要认识到女儿是独立的成年人,对于她的女儿莉莉,她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而外婆作为祖辈,可以帮衬,不可越俎代庖。

其次,我还帮助莉莉妈妈认识到自己处理情绪方法的幼稚。小时候,当她生气的时候,就常常闷在自己心里,到时候大发一场脾气。虽然,现在已为人母为人妻,但处理情绪的模式仍然停留在儿童期,不能有效处理跟母亲的关系。

促成问题解决的焦点是,帮助母女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在我的帮助下,莉莉妈妈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清晰地表述自己内心的冲突,表达自己对履行母亲职责的渴望;母亲也给女儿回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莉莉的感情。母女彼此增进了沟通,多年的隔阂也化解了。

此后,外婆慢慢学会放弃对莉莉的包揽,莉莉妈妈为了帮助母亲适应退休生活的空虚,安排她参加了一个“银发旅游团”去南方旅游,同时,还在老年大学给母亲报了名。

为了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女儿的责任,也为了让母亲放心,莉莉妈妈买了一些家庭教育的书自学。

追踪调查显示,莉莉的妈妈再没有乱发脾气,莉莉也再没有提到“死”和“跳阳台”的词儿。

让梨之难

世事变迁,许多曾经被认为是经典的东西,现在往往遭到了颠覆,比如被认为儿童教育的经典案例《孔融让梨》。

国人善于塑造典型人物,为此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编辑家。《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多数人知道的版本是这样的:有一天,孔融一家老小集中吃梨,孔融被授予优先选择权。他出人意料不挑大的,只拿最小的。他爸爸看见了,暗自高兴,儿子才四岁就这样懂事。他问孔融:“这么多的梨,你为什么不选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答曰:“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故事讲到这里,孔融的道德品质就被凸现出来,我们的教育家一剪刀下去,“咔嚓”了后面他们认为画蛇添足的部分。孔融其实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所以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小吗?”孔融答曰:“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真是一个好孩子。”

如果这样一个尾巴被广而告之,孔融的形象无疑大打了折扣,按逻辑上讲这样前后矛盾的回答无异于狡辩。从效果来看,孔融这样回答父亲,突出了自己,岂非陷五个哥哥于不义?

孔融让梨最受争议之处是它不符合四岁儿童的天性,孩子如果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将来固然会成为人才,但多半会成为曹操式的人才——奸雄,这显然不是故事传播者的本意。

针对传统的《孔融让梨》,有高人虚拟了一个美国式的哲理故事。说一个美国孩子,因为接受了类似“孔融让梨”的道德教育,结果长大后成为了大骗子,最后进了监狱。而另一个家庭,开明的父母让孩子们通过各种竞赛,优胜者吃大梨,最后孩子们个个成为了社会精英。

这样一个故事听起来很符合现代人的思想理念,被广为转载,可是同样经不起推敲。孩子之间如果相差几岁,彼此智力、体力发展水平差距甚大。通过竞赛,小弟弟怎么可能有机会赢大哥哥?这样的竞赛等于宣布大哥哥每次吃大梨,久而久之,小弟弟就会彻底失去信心。

《孔融让梨》难就难在大人们非要使“梨”有很明显的大小区别,非要提醒孩子们注意这种区别,然后做出选择。孩子是天真的,复杂的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我们过早地把成人世界的斗争引入了孩子之中。

孔融让梨中,最值得批评的是刻意考验孩子们的孔父,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们天真的权力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111112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