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节俭,与孩子渐行渐远?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学校规定穿校服,学生们的鞋子就成了‘名品展示会’。价格一般在400元-700元之间,上千的也很常见。这些名牌鞋子还经常翻新。”北京109中学高中班主任张方健对这一现象非常担忧。在近日走访了上百位学生、家长以及老师后,记者感到“节俭”在中小学生的观念里似乎正日益变淡。

  七岁有了银联卡 孩子高消费势头难挡

  在马连洼的绿苑活动小区,记者碰到了十几个四岁到十三岁的孩子。当记者问及他们怎么过生日时,大多说会邀请朋友吃饭、唱歌。至于花费,不少孩子满不在乎地说:“也就几百块钱。”经费从哪里来呢?一位七岁的孩子说,她有银联卡,爸妈经常会往里面存钱。旁边几位十一、二岁的孩子也说自己有好几张银行卡。一位五年级的孩子说:“常常是一百块钱两三天就花没了。”

  采访中大多数家长认为,现在孩子在吃穿用玩上花费不菲。

  老师们也对此深有感触。北京55中德育主任杨万明说,中学生高消费使德育工作遭遇困境。例如,55中在20世纪80年代出过一位张海迪式的优秀学生——刘玲。学校每年新生教育时,都要讲到她的感人事迹:在同学们上体育课时,刘玲克服行动上的不便,给每位同学晾一杯白开水,使大家下课后能及时解渴。讲到这里,经常有学生嘀咕:“什么年代了,谁还喝白开水啊,刘玲的事要发生在今天,肯定没人领情。”现在的学生拿饮料当水喝,把喝白开水视为没面子的行为。班里生活委员每周收一次饮料瓶,最少时都有100多个。

  109中学高三班主任郭雅琴告诉我们,每天午餐时间,很少有学生把学校订的营养配餐吃完的,往往尝两口就扔了;新买来的圆珠笔,有一点不好用,甩手就扔到纸篓里。学生大都骑高档的山地车,800元-1000元一辆,有的学生家离学校很近,但为了比“酷”、摆“阔”,也骑山地车上学。

  孩子“大手大脚”谁之过

  学校节约教育的状况如何?记者在多方调查中,发现存在着教育力度随年级增高而递减的趋势。几位幼儿园的孩子告诉记者,老师经常劝他们节约用水,给他们讲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说曾开过“养成节约美德”的主题班会;但多位六年级以上的孩子则说,学校偶尔开展节水、节电的宣传活动,至于少花钱,学校老师讲的就很少。不少初、高中教师表示: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专门的节约教育内容,班会等活动也很少以节约为主题,多是在“发扬传统美德”、“爱护地球”等大的主题中将节俭作为一个小点提出。

  记者翻阅了部分小学课本,在社会、小学生行为规范、思想品德中都发现了关于节水、节电、杜绝浪费等方面的内容。在第十册的思想品德课本中,《节俭光荣浪费可耻》一文还专门举了焦裕禄吃馒头、咸菜的事例。但是从孩子们的反应中,我们得知,这些内容并没有很好地为学生所理解。一位女孩甚至说:“老师给我们读了那篇课文。可我觉得馒头和咸菜挺好吃的啊。”

  北京市教委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之前关于这方面的调查内容比较少,但目前他们也正在积极筹划引导中小学生节俭的相关措施。

  “家庭节约教育的缺失也是造成孩子大手大脚的重要原因。”杨万明认为,很多家长自身不重视节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采访中一位五年级孩子就说:“爸爸给我买了很厚的一摞稿纸,有的我刚写了几个字,他就扔掉了。”“对孩子的要求,家长也多是一味满足,越发刺激了孩子们的消费欲求。”农大附小管德育的李主任在家访时,和家长提到过这方面问题,很多家长不以为然。一位家长说:“就这么一个孩子,自己也能负担得起,只要孩子开心,我都会尽量满足的。”不少家长都有这方面的想法,对孩子几乎有求必应,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偶尔督促孩子节俭。

  也有不少家长希望学校能加强引导孩子降低消费的教育。“教师对很多学生讲,不容易使孩子反感,比家长对一个孩子讲效果要好得多。”一位谭女士这样认为。

  节约教育不能仅是“节能”教育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被认为节约教育开展较好的学校,都是在节能教育上比较侧重。

  北师大二附中将“节约能源、爱护地球”作为本年度德育工作重点,在全校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周”,要求各班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并在班内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站”。

  农大附小也张贴了很多节水、节电的宣传画,并通过影片引导孩子节约用水。有时候还组织孩子自己制作一些图片,把节约意识引入其中。

  北京市109中学团委组织各团支部收集废纸上交,每月开展评比,表扬先进团支部。

  不少家长提出,这样的节约教育虽然好,却比较局限。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孩子不要攀比浪费更为重要。但老师有自己的难处。北师大二附中的徐静老师说,“现在的孩子法制观念很强,他们认为花多少钱、怎样花是私人问题,老师不应该干涉。”地坛小学的一位老师也认为,当今中小学生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意识较强,但在个人理财方面却非常欠缺,勤俭节约的意识很弱,“但对这些方面,我们也不好直接去管,只能侧面地提醒学生注意。”

  专家呼吁开设中小学“消费教育”

  北师大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中英教授认为,节约教育是不会过时的。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节俭”不再是为生活所迫的被动选择,而升华为一种纯粹的美德。

  新时期的节约教育不能仅限于节能教育,必须把制止高消费纳入体系。在操作层面上,“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尤其是学校,应多开展主题班会等探究式的活动,让学生在钻研、讨论中经历思想观念的斗争,深刻地转化为行为准则。同时,还要将节约贯穿到学校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用朴实健康的校园风貌和师长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

  石教授还解答了一些家长关于“现在鼓励消费,为何还要孩子节约”的疑问。他认为,国家鼓励的是有节有度的合理消费,而不符合国情的“超高消费”,从社会、经济、人文各个层面讲,都是不值得提倡的。未成年人更不应以“消费主义”为价值观,盲目追逐“消费”风潮。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不具备消费的条件,心理上也尚未完全具备消费主体应有的辨别能力和承受能力。对他们而言,养成正当、合理、有品位的消费观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急于拿着父母给的钱去提前消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52420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