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谁为学前教育"小学化"助力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潜能开发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我们的教学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点、胜在终点。”这样的广告语在早教机构很时髦很普遍。如何让孩子赢在起点?诀窍就是提前学,用抢跑赢来领先。至于如何胜在终点,说这话的早教机构可管不了这么多。早教的特点是,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无法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效果,长期效果又缺乏考证和约束。可以为一个遥远的未来打包票,却不用负责任…

  内容摘要: 外语、奥数、音乐、体能、美术……在北京西三环外的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几乎能找到所有这些项目的培训,这些培训主要瞄准的是幼儿。如果早教机构走不出师资瓶颈,走不出对教育规律一知半解的局限,将永远不可能走出为“小学化”推波助澜、为孩子拔苗助长的怪圈。

  外语、奥数、音乐、体能、美术……在北京西三环外的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几乎能找到所有这些项目的培训,这些培训主要瞄准的是幼儿。

  纵观中国比较有名的早教机构,总部几乎全部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在北京西单、王府井、国贸这样的繁华商业区,在回龙观、望京这样的大型居民社区,甚至在每一个规模稍大社区的底商或居民楼里,到处可以看到各类早教机构的招牌。0岁到6岁孩子,成为早教机构瞄准的主要目标。

  当教育部要求幼儿园防止“小学化”,不得传授小学阶段知识,不得举办各类兴趣班之后,“早教机构的春天来了”:幼儿园不让“小学化”,没人规定早教机构不可以;幼儿园不让办兴趣班,办兴趣班正好是早教机构最感兴趣的。以前还发愁生源,现在,生源形势一派大好。

  “让孩子赢在起点胜在终点”

  ——早教机构的“小学化”步子更大

  提供语文、数学、外语、美术和音乐教学,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班,这是一家早教机构提供给本报记者的内容介绍。

  记者发现:尽管语文课可能变成语言,数学可能变成头脑风暴,外语可能变成双语甚至右脑开发,美术可能变成创意,在相当多的早教机构,教孩子们学习英语、学习认字、学习数学计算,依然是主攻的内容。不同机构在教学内容上大致跳不出让孩子唱歌跳舞、懂天文地理、会音乐美术等范围。

  来自意大利的蒙氏课程,美国的亲子课程,韩国的艺术课程,德国的音乐课程,风靡亚洲的水域课程;感觉统合课程、蒙台梭利数理课程、福禄贝尔创意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蒙台梭利美育教育……这些听起来很美很洋的课程,正越来越多成为噱头。

  这些课程的来源,各不相同。记者了解到,有部分早教机构特别是品牌早教机构投入了比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行自己的课程开发。但囿于专家资源的不足和专家水平的局限,更多早教机构拥有的独家课程往往容易成为大杂烩:看到什么东西就拿来,改造一下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种所谓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直受到外界质疑。

  另外相当一部分早教机构拥有洋出身和洋来历,记者发现,除了英美“血统”,丹麦、德国、意大利也常被引用。曾经颇有国际知名度的奥尔夫早教、蒙台梭利早教、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则早已经成为“大众情人”,不少早教中心都声称自己正是继承了上述理论,在从事最阳光的婴幼儿教育事业。一位资深幼儿园园长痛心地告诉记者:这些理论在中国已经烂掉了!

  是不是所有的早教机构真的有洋背景?记者带孩子多次到不同机构体验,感到答案是否定的。在某幼教机构,销售人员让孩子到另一个教室听课,家长则集中在一起看该机构的广告宣传片,听推销人员宣讲。在宣传片中,西方名人特别是加德纳、蒙台梭利等,美国常青藤高校中最著名的几所学校都被反复提到,好像这家机构与这些人物和大学有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记者了解到的实情是:该机构的创办人曾经到美国游历3个月,看过一些美国大学,在美国萌生举办早教机构和设计现在这样一套课程的“创意”。

  主题创意法、生活联想法、情境教育法、音乐游戏法、带动激励法等种种教学方法;著名教育学家珍妮博士,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先生,著名脑科学专家亚当斯博士等听起来好像确有其人的外国专家……一位早教机构的人士向记者“揭底”:个别看起来颇具创意的教学法和煞有介事的教育名人,往往出自随心所欲的编造,编造出这些名词和人名的也许仅仅是一个刚从职校毕业不久的学生。

  来看一组来自早教机构的许诺和描述:

  轻松玩会3000个常用汉字,玩会500个英语单词,玩会数、量、形、时空等数学概念,玩会五线谱……

  让孩子不出国门,与美国、英国孩子同步学习……

  双语学前班、欢乐英语、拼音识字、数学思维、美术、科学认知、乐器等课程,打造全素质、全人……

  百分之四十的全日制小学员毕业后被重点小学录取……

  看了这些,某些早教机构在教什么,一目了然。对此,业内人士心知肚明。一位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如果只限制幼儿园,不限制早教机构,“小学化”还会变本加厉。

  不少早教机构办有学前班。采访中,记者深感到,学前班堪称“小学化”的重灾区。记者带孩子多次体验不同机构举办的学前班,发现学前班的教师几乎全部主要根据知识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让幼儿认字写字、背诗歌、学习加减法,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讲一年级的课程,其“你讲我听”的课堂氛围甚至比小学课堂更沉闷。

  “我们的教学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点、胜在终点。”这样的广告语在早教机构很时髦很普遍。如何让孩子赢在起点?诀窍就是提前学,用抢跑赢来领先。至于如何胜在终点,说这话的早教机构可管不了这么多。早教的特点是,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无法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效果,长期效果又缺乏考证和约束。可以为一个遥远的未来打包票,却不用负责任,这是不少以教育资讯、咨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名称出现的早教机构乐于编织教育神话来吸引家长、抬高收费的重要原因。

  “两三个月出来一个蒙氏培训师”

  ——师资瓶颈注定拔苗助长结局

  记者在某机构的网站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这家机构一位老师看孩子们喜欢玩滑梯,不喜欢上课,就让孩子们长时间玩,直到最后产生厌倦,玩不动了,不得不表态“我不玩了”,乖乖去上课为止。网站发布了这位教师的一篇文章来讲述自己的教育成功。

  看到这个故事,记者和几位母亲进行了讨论,大家的一致感觉是:寒心惊心。如果孩子最起码的游戏天性都得不到尊重,何谈早期教育

  但记者发现,类似体现“教育无知”的故事在早教机构并不少。据了解,绝大部分早教机构都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瓶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早教机构的老师主要是幼师毕业的学生或者有幼儿园、小学工作经历的人,大部分不具备任何资质,只是经公司内部培训后上岗。

  市场上大部分早教机构只需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即可,它们在工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以儿童心理、发展咨询为名登记注册,但实际上从事早教业务。记者接触到的部分早教机构教师是有职业资格认证的早教指导师、育婴师,但是这些证书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教育部门没有参与。有关人士提出,拥有这些证书的人,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的早教专业人士,还值得追问。

  据透露,在国内参加蒙氏课程培训最快的只需半个月就可获发证书,有的公司新人内部培训半个月就可以上岗。华南师大教育系袁爱玲教授说,“国外的蒙氏教育培训师要经过2到3年的学习”。由于早教机构未纳入教育部门的管理,作为商业机构,缺乏上级监管,迄今没有人对其师资的从业资质提出要求。

  而与此同时,各类早教专家多如过江之鲫,一个早教机构就可以声称自己的某个员工是早教专家。一位高校学前教育教授告诉记者:某些伪专家集结成群发声,有的真专家和商业机构相呼应发出“伪”声,声势之大,让自己这些真正做研究的都“不想说话”了。

  毋庸讳言,目前,国内某些品牌已经形成的大型早教机构,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强大的服务脉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拥有科学的教育方案,能提供适合孩子天性的教育。记者发现,不少大品牌的机构,走的还是“小学化”的老路。

  如果早教机构走不出师资瓶颈,走不出对教育规律一知半解的局限,将永远不可能走出为“小学化”推波助澜、为孩子拔苗助长的怪圈。

  新潮理论随便叫,育人目标“高大全”

  ——这样的早期教育有点乱

  房子不好卖了,原来弄房地产的开始进军早教市场;矿挖得差不多了,煤老板也希望投资学前教育……大量非教育领域的人进入其中,而且大多以营利为目的,资金游击性强,带来了新的动荡。有早教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此下去,如果缺乏监管,早教市场将更加混乱。

  记者发现,某些早教机构往往存在不少共性:

  国际名人随便用、西方名词漫天飞、新潮教育理论随便叫。早教银行论、皮纹测试、捕捉婴幼儿敏感期等西方新词,一度号称是西方经济学家、脑科学家、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加德纳,到蒙台梭利、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甚至杜撰的虚假大卫博士、罗伯特教授……似是而非的教育观点和理论、似有还无的专家名人,成为早教机构最常用的宣传卖点。

  各种旗号频出。几乎每家早教机构都打出自己的特色旗号,双母语教育、蒙台梭利教育、剖腹产儿童潜能开发、中国第一早教品牌、国际最大早教品牌、与国外孩子同步等。

  育人目标“高大全”。一些早教机构声称培养的是超级宝贝、全能宝贝、天才宝贝、精英宝贝、成功宝贝、未来领导人,培养孩子的领导才能、语言沟通、团队合作、生活技能、经济理财、心理修炼、数学逻辑、创意探索……这样的本事连大人都很难学习到,何能让三五岁的幼儿学到?

  收费标准自己定。不同早教机构收费标准不一,记者发现:在北京,一次课(45分钟到一个小时)90元的“低价”课有,200元一次的课也有,还有上千元甚至数千元一次的高档课、“特色课”。早教机构都有特定的盈利模式,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由于早教机构未纳入教育部门的监管,工商、税务部门只是监控其经营、纳税情况。监管机构缺失,导致早教办学标准、师资准入、监督考核等制度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虚假宣传、收费不合理等问题频发。

  孩子智力到底要不要被过早开发?在教育部下发防“小学化”通知背后,大量的专家已经对此作出了回答:提前学习知识、提前大量开发,只会毁了孩子。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妈妈很庆幸自己没有让孩子早早上各种早教机构学习。她告诉记者:原来和她女儿一起入学的孩子,那些刚入学时学得好也就是学得早的,现在基本上都不是班上学习最优秀的了。“没有后劲!”这位过来人的话应当引起更多家长的警惕。

  迄今为止,记者看到过的最好的早教机构,并不是“小学化”,而是通过游戏来丰富幼儿成长的环境和感知。例如,和传统的讲究技法、规矩的教学方式不一样,有的美术教育机构主要通过鼓励孩子大胆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来学习绘画;有的机构就是提供各种适合幼儿活动的场景,客观起到了丰富家庭早期教育环境的作用。这样的早期教育,是不是对孩子更有益呢?

  在防“小学化”、警惕“小学化”的大背景下,规范早教机构,引导早教机构科学办幼教,越来越紧迫。而在这种规范进程中,组建高水平的专家团队,科学评估早教机构的课程和活动内容,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98222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