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中考物理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中考复习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每位同学都进过厨房,但是注意过厨房里的科学知识吗?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厨房看一看!
  
  题1: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食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这一现象说明()
  
  A,油炸制食品的能力比水强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高D,油在沸腾时温度继续上升,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C。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而油的沸点要远高于100℃。
  
  题2: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沸腾后即将火焰调小用“文火”煮,但仍然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A,第一次省时间B,第二次省时间C,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D,第一次省燃料
  
  答案:C。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急火”只能使水的汽化加快,不能使鸡蛋吸热加快。
  
  答案:C。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急火”只能使水的汽化加快,不能使鸡蛋吸热加快。
  
  题3:夏天,厨房里的自来水管壁上常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遇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液化形成水珠
  
  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大,水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要自来水加压,管内外压强差大,因此有少量水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答案:B。因为夏天气温较高,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当遇到天气略有变化时,这些水蒸气遇到冷的自来水管壁就液化
  
  题4:在家里用水壶烧开水时,当看到从壶嘴冒“白气”时,我们就知道水开了,在这一过程中看到的是现象。
  
  答案:先汽化后液化。烧开水时,壶中的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从壶嘴喷出,在壶嘴的上方遇到冷的空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题5:用水壶烧水,当水开了后,用水壶向热水瓶中注开水时,你的父母在一旁提醒你:“水快满了”,那么,你的父母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
  
  答案:是根据声音音调的变化来判断的。原来随着热水瓶里的水的增多,水上方空气柱越来越短,它的振动频率也越来越大,听起来的声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尖。
  
  题6:在炒辣椒时,厨房里的人总是炒的眼睛水直流,有的还打喷嚏,这是因为扩散现象的原因。
  
  答案:在炒辣椒时,辣椒中的分子受热,加快了扩散,分子运动加剧,进入到人的眼睛和鼻子引起人的器官的反映。
  
  题7: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B,酒瓶盖打开后,屋子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
  
  C,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D,往开水中放些白糖,水会变甜
  
  答案:A。我们的人肉眼是看不到分子的,只能“尝味道”、“看颜色”、“闻气味”。
  
  题8: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要求是碗不能与锅底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时,碗里的水会()
  
  A,稍后沸腾B,同时沸腾C,温度总是低于锅内水的温度,因而不会沸腾D,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答案:D。因为水沸腾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当锅内的水达到沸点时,碗内的水也可以达到沸点,但二者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碗内的水无法从锅内的水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题9:与厨房有关的两个词分别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这两个词个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前者是指把热水舀起一部分,然后再倒回去,由于这部分水要带走部分热量,放入锅里时又要从锅里的水中吸收热量,使锅里的水暂时停止沸腾;后者则将灶里的燃料拿出,停止热量供给,使锅里的水无法再吸收热量,从而停止沸腾。前者总是权益之计,不能从根本上改决问题;后者则从根本上入手。
  
  题10:用同样大小的力,使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在桌上转动起来,将会发现,其中一个鸡蛋比另一个鸡蛋旋转得快些,时间也长一些。请你来判断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
  
  答案:旋转的快的、旋转时间长的是熟鸡蛋。原来熟鸡蛋的蛋壳、蛋白和蛋清是联成一体的固体,而生鸡蛋的蛋壳是固体,蛋白是液体,蛋黄是粘性较大的液体,它们彼此处于半分离状态,在同样的旋转下,生鸡蛋的蛋黄、蛋白、蛋壳相互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作用,对旋转有较大的阻碍作用,旋转速度下降得很快。而熟鸡蛋内部不存在阻碍旋转的作用,旋转速度下降得不那么快,所以熟鸡蛋旋转的快,旋转的时间长。
  
  题11:家里的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这是为什么?
  
  因为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刀刃比原来要钝一些,切菜时就感到费力些。磨一磨,使刀刃的表面积减小,变得更锋利,切菜时,用同样大小的力,可以增大压强。
  
  题12:在冬天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瓶开水,倒一部分出来后,再盖上软木塞,发现软木塞会跳起来;给热水瓶注开水,如果水只注了一半,盖上软木塞,过两三天时间想再使用瓶中的水,发现软木塞很难拔出来。试解释上述两种情况。
  
  答案:原来开水没有装满时,瓶子中有一部分空气,它们受热,气压增大,当瓶内气压大于瓶外气压时,瓶塞就会跳起;瓶塞很难拔出则相反,瓶内热空气经过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热空气中一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后使瓶内气压减小,当瓶内气压比瓶外气压小得多时,瓶塞就很难拔出。
  
  题13:在高山上煮食物,如果用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锅,则食物不会熟,而要用高压锅,请说说高压锅的原理?
  
  答案:因为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而气压减小,液体的沸点也随着降低。在高山上,水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100℃,而食物要熟的话,温度必须应该达到100℃,因此食物不会熟。高压锅的密封性很好,不漏气,锅内气压值可高于外界大气压,而液体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水在高压锅内沸腾时的沸点就会高于100℃,这样使饭熟得快。
  
  题14: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浇冷却,拿去限压阀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而普通的锅则看不到这样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熄火后,锅内温度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答案:C。因为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题15:筷子是我们吃饭用的工具,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杠杆?在洗碗筷时,将筷子放入有水的碗里,发现筷子断了,拿出来一看,又没有断,这是什么原故?
  
  答案:筷子是费力杠杆。把它放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从筷子射向空气中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看起来筷子象是向上弯折的样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hongkao/259034.html

相关阅读:2016年物理中考: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