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4 甲午中日战争
一 内容与分析
本节要学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指的是爱国官兵英勇抗日;中日《马关条约》,其核心是邓世昌的主要事迹;《马关条约》。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学生了解英雄的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学生已经学过列强侵华的一些战争,本节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由于它还与政治、地理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邓世昌;《马关条约》,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学生认真教材内容,利用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了解掌握邓世昌的优秀事迹,分析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二目标与分析
1.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2、分析:理解邓世昌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和他的优秀事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就是指甲午中日战争没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的衰弱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采取避敌求和的方针难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初二学生对近代史的史实不够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差。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爱国官兵英勇抗日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了解爱国官兵英勇抗日英勇事迹。
师生活动:学生教材内容,了解掌握其重点内容,教师适当补充一些有关的历史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日本明日维后,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始对外扩张,制定征朝侵华的大陆政策。
1894年7月25日凌晨,日本舰队对中国军舰发动袭击,一场日本“蓄谋已久”和“精心策划”的侵华战争爆发了。
问题2:甲午中日战争中主要的战役有哪些?
1)黄海大战
时间:1894年9月
经过:北洋舰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
结果: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2)辽东之战:日本分两路进攻,攻占九连城、大连、旅顺。
3)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补充资料:威海卫战败这不仅意味着清朝在中日战争中败局已定;而且也代表着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的夭折,洋务运动也画上了句号,它用一个沉痛的代价告诉人们:在饱受列强欺凌的清朝末世,近代化是何等的举步维艰!
诗人闻一多在《威海卫》一诗中深情地呼唤: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呀,……母亲!我要回,母亲!
而满清大员们最关心的不是加强战备,而是“国威”与“颜面”,刚忙完六十大寿的慈禧太后急忙命人赴日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问题3:结果怎样?
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例题一:在黄海战役中,致远舰管带壮烈捐躯,他是 ( B )
A、冯子才 B 、邓世昌 C、丁汝昌 D、左宗棠
变式练习: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的第一次交锋是 ( A )
A、黄海海战 B、威海卫海战 C、马尾海战 D、东海海战
问题二:中日《马关条约》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了解《马关条约》签订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历史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1:关于《马关条约》具体讲了哪些史实?
1)时间:1859年
2)双方代表:李鸿(中方) 伊藤博(日方)
3)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割三地)
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赔两亿)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刺激了帝国主义刮分中国的野心
③.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开四口)
中国民族经济危机严重
④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攫取廉价的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此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强。
问题2:说一说《马关条约》给中国社会带哪些严重危害?
《马关条约》有利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台湾大片领土割让,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问题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1、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2、北洋舰队最高指挥李鸿战和不定,贻误战机,妥协退让,导致中国战争中被动挨打,一败再败
3、慈禧太后忙于筹备万寿庆典,军备不足,装备落后。
4、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在兵力对比上要略胜中国。
问题4:1895年有人写的对联思考:“台湾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
“颐和园又搭天棚”是指以慈禧太后、李鸿为首的投降派苟且偷安,国难当头,慈禧生日,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腐败、卖国的人主持国家政权哪有不败之理。
例题二:下列哪个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变式练习:《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 ( C )
A、开始进入到半殖民地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
五、本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但又恰恰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中国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人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挽救自己的中华,危机同时又是转机。


板书设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er/48696.html

相关阅读: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