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微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农业生产安全、天气预报、大气污染等,而这些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如此,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问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生活化教学。笔者重点讨论了初中地理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性,锻炼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科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在传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知识点。然而,这种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生活化教学方式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结合实际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初中地理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策略符合初中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实际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快理解教材内容,将地理课堂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创设贯穿整堂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一定的教学工具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分析初中地理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贯穿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在教学《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关于自然资源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物,思考还有哪些自然资源,并踊跃发言,讨论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课程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涉及地理知识的实践素材,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与课堂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材料,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夏季风与降水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2019年夏季我国南方大面积降水,以及北方地区持续高温为例,进行对比讲解。这一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生活化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如在教学《黄河的治理》时,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与黄河气候、发源地、流域情况相关的资料信息,通过PPT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大致情况;其次,教师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现阶段黄河各河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这些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以往黄河治理开发的案例信息,提出几点对应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要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探讨黄河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从而不断提升搜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并养成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念。
初中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是教学体制改革下的重要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认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改进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1112112.html

相关阅读: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影响气候的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