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化学“互助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要:本文从学生自主学习出发,以师生双边互助互动为手段,阐述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的重点由“教”转向“学”,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交流、讨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关键词:新课标化学互助互动

  

  一、问题的提出

  

  不久前读到一则故事。美国内华达州一个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伊迪丝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她识读了26个字母后,便失去了这种能力。这位母亲要求该幼儿园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3个月后,法院审批的结果出人意料,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伊迪丝的妈妈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这么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被剪去翅膀的那只天鹅被收养在一片较大的水塘里,完好的那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被剪去翅膀的因无法保持身体平衡一起飞就会掉下来;在小塘里的,虽然没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因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只好老实地呆在水里。今天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劳拉三世幼儿园里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他们早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看了这个故事后,身为教师的我感慨颇多:我们是不是也在剪掉孩子的一只翅膀?

  

  分析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一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方法、结构、手段也有所优化;另一方面由于长久以来,化学教学中采取的告诉式教学与复制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师框定的范围内,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潜能受到压制。化学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学中教师越俎代疱,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学生平时的交流大都为师生间认知性信息的单向交流,而缺乏情意、信息等综合交流,另外由于交流渠道的偏狭,导致学生不善于与同学互助合作,共同获取社会媒体信息;(3)我们如今面临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过多的保护、溺爱,从小就养成较强的依赖性和自私、封闭心理,学校教育若不重视对他们独立个性、合作性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未来改革发展需要,与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相悖的。

  

  二、研究背景

  

  我所在中学虽说是塘沽区的一所城区中学,但学生大多是农家子弟,在他们身上有农村学生的朴实、谦逊。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他们刻苦勤奋,为考试而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希望我的学生从题海中走出来,使他们学得轻松,使学习是一种享受。而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化学;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化学;不同的人在化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看,“互助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代替传统的被动、独立和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采用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互助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互动的氛围,使学生个体得以借助教学媒介(教材、教学手段和其他媒体)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使他们在主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这正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互助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同化新知,构建新知的过程,学生学习化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学生学习化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信心才可能是成功的;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靠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学习。

  

  (二)、心理学理论认为:在智力、能力、个性等方面,由于所受的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但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蕴藏着一定的学习潜力。针对这些各自有着不同发展水平与特点,但又有着巨大潜力的学生,必须正确对待,努力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三)、协同理论:协同效应是指复杂系统中各要素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间的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与竞争而居主导的地位,并产生较强的“相干”效应,从而使整体协调效应增强。把“协同效应”移植课堂教学,就会发现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和谐,也将产生1+1>2的效应。

  

  (四)、互动教育理论:教育活动是师生间生命与生命的沟通;教学过程则是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活动。这个过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产生教学共振。

  

  四、“互助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互助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以有许多表现形式。本学期我根据新课程内容和九年级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部分教材采用如下的教学模式。

  

  (一)、激趣引题

  

  俗语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生活常识、有趣的问题、多媒体技术等,引出中心课题内容。它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未知和解决问题的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能够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例如讲《二氧化碳》一课,我围绕着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制作相应的软件:在电影和电视中常见的云雾缭绕的幻景、用人工降雨把甘露撒向干枯的大地等现象,用动画说明这是二氧化碳的功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节研究课题。实践证明,学生兴趣浓厚,思维积极快速进入状态。此环节时间虽短,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设疑

  

  教师展示或明确预先精心设计的具有诱惑性、目的性和指导性的问题,使学生达到欲答不能、欲放不忍的状态,从而产生渴知的心理,自发的投入的探索中去。

  

  (三)、主动探究这一环节是此教学模式的核心。它的基本过程是:

  

  ①、收集有关的资料(利用查阅课本、各种直观教具、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等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②、分析、研究、讨论、交流、归纳有关材料。

  

  ③、通过验证或讨论发现问题的规律性,得出结论。

  

  例如讲《二氧化碳》一课,学习物理性质时,我让学生阅读材料,归纳物性。将通过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学生做)、系列性质实验(学生完成实验:二氧化碳分别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什么变化?是谁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让学生去探究,发现规律性,归纳总结结论。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做到了用眼看、用耳听、用手做、用口说、用脑想、用心学。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不断地探索知识奥秘,体会到了探索学习过程的艰辛,取得成就时的喜悦。这是素质教育灵魂之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指导了学生的学法:如探索法、归纳总结法、联想对比法、观察分析法,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

  

  (四)、归纳小结

  

  这一环节是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现出知识内在联系,从而加深理解,便于记忆,灵活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讨论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中,我让学生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性、化性、用途、二氧化碳的污染,形成了学习物质的科学方法。这一环节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巩固评价、理解内化

  

  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会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素质,是行不通的。课堂练习要突出重点,短小而灵活多样,避免机械记忆和重复。着重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它既能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了解漏洞,及时加以弥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课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一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就是围绕本课重点来出的。它既能复习课堂知识,又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创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结尾设计的实验(二氧化碳使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学生意犹未尽,课下还会沉浸在对知识的深深思考探索之中。

  

  参考文献:

  

  1、“模拟——探索”教学模式初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赵俊林

  

  2、创新学习“五步“教学的探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童世华

  

  3、初中化学“引探法”教学模式初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王斌清等

  

  4、对“学案导学”的一点见解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冯玉法等

  

  5、学会探究问题,实施创新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张玉忠

  

  6、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钟启泉等2001.8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281829.html

相关阅读:初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