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式六环节复习课教学模式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谈起复习课,不禁让人想起坐“冷板凳”的角色。在许多教师的印象中,复习课就是先整理归纳知识,再进行练习,还有残存在脑海里的“横成片、纵成线”。但据统计,受人冷落的复习课却至少占了教学总课时的1/3!因此改革传统复习课教学模式,使复习课更好地服务于现在的教育,是完善和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十分关键的一步,其重要性与艰巨性绝不次于新授课。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教师在组织复习课中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探究式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模式

  数学复习课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即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复习,让教师更多地掌握每个学生的个体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为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性,我在复习课中采取了探究式六环节的复习模式:

  1.学生课前自主复习

  本环节是指导学生对已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整理,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系统性。通过这一环节,要使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明确所学内容,并对其中未能理解之处作出记录,从学生的角度确定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从而发挥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在复习中,“预先纠偏”比“事后弥补”效果更好。

  2.课堂展示或解答复习中的问题

  此环节由学生将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展示,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解答或利用交流合作的方式解决。通过这一方式,要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复习中的问题,调动大多数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能力提升

  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由教师设置具有可探究性、综合性、延展性的例题,由学生进行课内探究或解决。例题讲解应注意的问题:

  (1)对所展示问题的提问方式。教师要根据已有的知识框架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处理例题,尽可能不要给学生任何显性或是隐性的提示来干扰学生已有的知识构建,否则我们很难发现学生知识构建里的缺失部分或者是错误部分,不利于教学。只有先诊断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能力,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问题展示后学生和教师的活动。独立思考后再次合作或争辩,会加深学生会或者不会的感受,凸显对知识点接收的主动性。

  (3)得出结论或者提出问题。有时问题更能成为我们找到学生思维切入点的有力向导。当有一部分学生示意已经解决了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应急于在全班交流其解题的方法、思路。原因有两个:一是打断了其余同学的思路,使他们始终处在思路的前半段而得不到延续,不利于自我知识的构建;二是不利于他们养成自我纠正的习惯。当大多数学生已经解决或者是已经产生了“相当有价值的问题”时,就可以在全班交流同学的各种想法。

  4.知识、方法归纳总结

  这一环节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到的问题,而且还应要求学生对所运用到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巩固练习和反馈

  练习的目的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突出题目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1)探索性练习。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后,找到问题的答案。(2)开放性练习。设置开放性练习,有效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3)实践性练习。要求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抽取问题实质的能力。

  6.课后整理和归纳

  通过复习,学生在掌握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知识梳理和自我反思,完善知识框架,建立错题本,形成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二、初中数学探究式复习课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及时性原则

  根据人脑的记忆和遗忘规律,信息反馈处理得越及时越好。因此,及时准确地评述,是教师对学生输出信息的关键反应。

  2.适度性原则

  输出的信息量过大会“矫枉过正”,而输出量过小会“课堂疲软”,学生易产生厌倦心理。为此,必须考虑适度问题。

  3.目标性原则

  就是目标明确、内容具体集中、能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必须明确需要解决的重点以及解决的方式。

  4.激励性原则

  讽刺、挖苦学生是教育的大忌,教师的评述应遵循激励性原则,力求态度和蔼、平易近人。

  5.指导性原则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以具体的学法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不断实践和反思复习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认识到了数学复习课中学生应占有大部分时间,要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主体活动,使学生获得自信,展现一幅“百家争鸣”的动人景象。

  论文中心,作者:孙丰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587159.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