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人本主义教学观是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应运而生的。人本主义教学观从人本主义心理的角度抨击传统教育,认为教学要以人为本,即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活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使课堂成为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我国教育者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素质教育,随后进行了课程改革。其中,人本主义教学观被引介而加以重视,成为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历史学科也乘课程改革的东风,抓住机遇努力探索,试图开创一个真正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的历史教学新局面。从初中历史来看,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它蕴涵着诸多全新教学理念和要求,处处渗透着人本主义教学观。随后在《标准》的要求下,去除了"繁、难、偏、旧"的教材,新教材从内容到形式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令人耳目一新。

但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历史课要变得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历史教师光是认真领会《标准》,吃透新教材,具备新理念是不够的,还必须将新理念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付诸实施。而人本主义教学观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指导是倍受瞩目的,它引领着教学方法朝着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下面笔者将以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来说明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一、体验历史与"动手"的关键点,让学生学习历史

看过一句话:"听了,你忘了;看了,记住了;做了,学会了、理解了。"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尤其对学习历史而言,动手做极有意义,不仅能激发学习历史的热情与灵感,而且能使学生形成内心的体验和对历史的认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正是"历史教学应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重视教学的过程"的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实践。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一课中的"祖冲之和圆周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以往教学中,笔者通常会倾注情感来讲解这部分内容,但学生往往觉得无趣无味,更谈不上情感教育。经过思考,笔者决定让学生通过"动手"在体验中学习。先让学生借助课后"自由阅读卡"了解"算筹"的基本知识后,以学习小组(每组四人)为单位用课前准备好的牙签模拟"算筹"计数。到后来计算比较大的数据如:69857423+28369451,学习小组发现桌面、牙签不够用了,而且觉得"算筹"计算比较烦琐枯燥。于是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入祖冲之以及他推算的圆周率,告诉学生祖冲之就是采用"算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把圆周率精确到第七位的,而且在计算过程中经常遇到多位数的乘方、开方,一个算式往往要算几天。学生有了模拟算酬计算的体验,由衷地赞叹祖冲之的伟大。并且当笔者让学生结合体验的感受谈他们对祖冲之成功的看法和分析时,他们一反以往羞答答的情况,发言非常积极。由"动手"到动脑、动情、再到动口,水到渠成地达到了课标要求的情感目标。

笔者曾经参观福州时代中学的初一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展览,对那些自制的学生作品印象深刻。有甲骨文、竹简、彩陶、简单石器、历史知识手抄报等,透过这些作品笔者看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把遥远的历史拉近了。笔者相信这些"动手"的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二、寻求历史与"身手"的契合点,让学生运用历史

历史本身是充满智慧的,但如果学生缺乏最起码的学史兴趣,或者历史不能为现实服务、启迪未来,那么这种智慧就只能沉睡在故纸堆里,任其发霉而已。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能关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即"身手"也就是通常说的所谓现实,引导学生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生活处处有历史并学以致用。这正体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之一——"历史教学应从强调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可以说涉及了中国古代史中唯一的思想文化史,而且诸子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诸子思想是比较难理解的,并且似乎脱离实际。如果只是纯粹的讲解那只能把诸子思想变成枯燥的说教,也不能突破本课的难点,即讲清各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的政治、哲学思想。即使是通过搜集"诸子百家"有关的成语故事,也难以达到目的。如何让这些已经离我们几千年的思想主张"复活"过来,如何让学生深入浅出地抓住各家代表人物的思想闪光点呢?新教材突出了儒、道、法家,因而笔者针对这三家的思想主张设计了一道生活应用题,在让学生大体了解这三家的观点主张以及一些史实后,通过身边的事情来让他们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这道应用题是这样的:我校是一所美丽的校园,可是,总有一些同学不能自觉保护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校园里原本洁白的墙壁已留有脚印、球印;光洁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课间吃完东西乱扔包装袋。作为我校的学生,请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学生们看完这道题后,原本沉闷的课堂逐渐活跃起来,大家围绕着这三家思想的闪光点七嘴八舌讨论开了。学生们还触类旁通地提出了对墨、兵家等的实际运用。

通过类似的引导、思考,即便学生提出的想法、方法相对幼稚,却能让学生在轻松掌握知识的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学以致用的能力,并能激发他们爱校、爱国的情感。

三、教学历史与"放手"的适当点,让学生探究历史

能为教学服务的历史材料十分丰富,包括史料、古迹等,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历史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最好能让学生"设身处境",适当放手,从而把"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进而探究历史,获得结论。这是历史教学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表现。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线索明了,知识点少而精。于是笔者有意识地尝试放手,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与自主搜集、查阅有关内容的历史读物、图片资料,进行探究学习自主得出结论。考虑到是初一学生,还缺乏探究学习的基础,不能把所以事情放给他们,再最后验收结果,因而笔者制定了详细的步骤。首先笔者按知识点分成三部分,即"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分组完成。"张骞通西域"要求弄清西域指哪里(最好用地图表现),张骞去西域干什么,搜集相关故事;"丝绸之路"要求弄清丝绸之路的路线、除丝绸之外还运输哪些东西(希望采用导游的方式介绍),搜集有关的名胜古迹,思考汉代对外交通为何以陆路为主;"班超出使西域"要求弄清班超出使西域的时间,搜集相关故事。在调查、搜集过程中允许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接着要求在课前一周内让各组学生两次汇报学习进展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如提供一些资料来源的可能线索、提一些启发性的意见。最后让各组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共同分享成果,包括信息、结论以及探究经历和方法。并让各组学生互相提问题,进行疑问解答,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也为下一课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思考,学习所得也更为丰富。

四、"情境"历史与激励的结合点,让学生畅言历史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建立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的教学关系,可以说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的情境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而言是非常之必要的。其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学生是最容易形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经常给予学生信任的眼光,或者用鼓励性的语言等,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并视不同情况给予理解或正确的指导。

如,在教学秦始皇、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时,笔者都会先鼓励学生就自己从电视、或报刊、或课外书上所了解到的与这些人物有关的内容来简单地谈一谈对他们的看法,可以互相补充,也允许有不同的观点,然后带着不同的观点来进行学习,接着仍然由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重新评价,教师在最后对其中一些错误的看法给予纠正,对不同的观点给予指导及肯定。在学生畅所欲言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将原来零散的、尚未具体化的内容形成比较完整、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将小说、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加以区分,学会辨证地分析历史人物。从而不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最大程度上让他们的新旧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

又如,新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思考题,其中大部分是开放性的,答案不唯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就行。目的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托,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引导学生走向成才。

五、"多样"历史与认知的稳合点,让学生感悟历史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不可能长期的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保持高度思想集中。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新鲜感、减少和缩短其疲劳周期,而且是让学生轻松学好历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也是人本主义教学观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

笔者曾经在福州时代中学听过一节相当成功的公开课。这位李老师上的是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上完这堂课。他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新课,歌声把学生带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新课上来了。接着教授"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与总结的作用。"官渡之战"由学生阅读课文讲述,"赤壁之战"由学生自编自演"将干偷书"并让学生说出有关的历史典故。通过模仿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身临其境,消除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使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教师在用两个表格帮学生总结了两次战役后,用多媒体播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朗诵,并让学生举出后人评价赤壁之战的诗,更加深了学生对赤壁之战的历史地位的认识。最后李老师安排了课堂讨论:如何评价曹操。学生各抒己见后,李老师恰当地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曹操,培养学生辨正地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避免极端化。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老师在回顾学习重点所做的小结,概括为"了解两次重要战役,知道三个国家,评价一个人物",言简意赅,相信学生很容易记住。整堂课下来,李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的体验,上过这堂课的学生将难以忘怀。

六、"过程"历史与评价的切合点,让学生兴趣历史

历来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确切地说是成绩高低来体现的,重分数而轻能力,重结果而轻过程,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新课程改革下,在人本主义教学观理念的引导下,评价方式与内容也随之改变,不仅有笔试也要有实践,二者相结合。在历史学科学习评价中,实践部分包括课堂发言、制作、写历史小论文等。笔者曾做过尝试,结合教学实践制订了一份相应的"历史课堂评价一览表",把课堂表现、资料收集、作业作品等都进行打分,作为考察学生的标准之一。目的在于能将学生的笔试和动手、动口的能力结合起来评价。此外,笔者还将每一单元的实践成果公开展示,让学生也参与打分;而且让学生在每一单元学完后进行相应的自我测评,把这些也作为评价的参考。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反思、与欣赏别人,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与建立自信。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这结合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应该使学生产生评定等级的联想,否则易产生消极的影响。尽管这种尝试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但笔者认为它对于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思考正在学习的内容与培养创新思维等将有所帮助,长期以往,也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做到以评价促发展。

以上是笔者在人本主义教学观引导下的教学体验及粗浅认识,就效果而言,确实逐渐使历史课一改往日的沉闷气氛成为学生期盼的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完善与普及,教师的创新意识的提高,相信在历史教学方法中将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课程教学的人文色彩也将会越来越浓,并将有益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zhong/655007.html

相关阅读: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二: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