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1卷(选择题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说,“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A.宗法制的解体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C.封建的经济发展D.私学的发展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A.奴隶制度全面崩溃B.社会动荡矛盾尖锐C.百家争鸣趋于合流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A.民本思想? ? B.遵循自然规律 ??C.人文精神 D.辩证法思想4.《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B. 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 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7.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C.“工商皆本”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11.右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C.?“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12.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学者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集注》C.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D.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中国完成了现代化进程 B.统治阶级内部觉醒出现“变局论”C.西学东渐之风日益盛行 D.中国经济逐渐沦为资本主义附庸16.“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1.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A.顺应时代潮流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A.中华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 D.文学革命的有力推动20. 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A.防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 B.避免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革命C.根治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不平等 D.达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目标22.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响》的漫画(如图),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A.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 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 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 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23.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4.21.右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25.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26.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后,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下列作品与该方针相违背的是A.《谁是最可爱的人》B.《青春之歌》C.《茶馆》D.《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邓小平在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倾向”。下列表述符合这一指示精神的是(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八亿人口八个戏D.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取得任何成就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材料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壬戌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壬戌学制”颁布的背景以及进步性。材料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开办工农业余学校,开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l954年9月,第一届全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243982.html

相关阅读:【新课标版】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