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 语文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2015—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命题人:刘传实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请考生将1—6题、15—19题的答案按题号顺序填涂在机读卡上,其他试题做在答案卷上。交卷时,请将机读卡和答案卷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教育家办学需要最高力量推动笑蜀一个人就是一部传奇,一个人就是一座丰碑,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这是民国诸多教育家共有的特点。没有这样的真教育家,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于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温家宝总理会反复呼吁,必须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家是什么模样?想想陶行知、蔡元培、张伯苓、梅贻琦、刘文典,我们就不难发现.教育家脸上都有光。那是自信之光、荣耀之光、尊严之光。而那种光,无一例外地,都来自他们对教育的信仰。这正是他们之为教育家,之为真教育家的最重要的品质,或者说条件。对教育的信仰,必然激发他们对教育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这就注定他们投身教育不是为了钻营,不是为了往上爬,不是为了个人功利。他们是圣徒,他们脸上的光,是圣徒之光。教育不是他们的俸禄与道具,他们不会拿教育做敲门砖。有信仰的人因投身教育而宁静,而满足,他们做教育,既是入世,即为了救国救民,更是出世,即为了超越,为了自己的灵魂,为了诗意的栖居。教育是他们的宗教和生命,甚至高于他们个人的生命。时任安徽大学校长的刘文典,为保护卷入学潮的学生,不惜与蒋介石当面顶撞。他们爱教育不是抽象的,具体表现为爱学校,爱教授,爱学生,像刘文典那样,爱到了不要命的地步。这方面最惊心动魄的,最感人的,是抗战时期的大学校长。中国大学西迁的千里流亡途中,他们像老鹰一样护佑着自己的学校和学生。正因为这种对教育的大爱,抗战时期最艰难困苦中的中国大学,其成就却达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峰。百年中国之所以不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代一代真教育家打造出来的真教育,真大学,真殿堂。一代一代真教育家用自己伟大的人格,不仅为自己、为教育争得了尊严,而且为我们民族争得了尊严。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本不缺教育家。改革开放前后,有匡亚明、刘道玉及至当下朱清时等教育家。但他们惨淡经营,难于突围,中国教育亟待拨乱反正,教育家办学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但正是在这点上,恰恰太多误区,太大阻力。种种误区和阻力,既有认识上的糊涂,更多的,还是既得利益使然,这就需要政治的强势推动。教育改革本质上是为教育的尊严而战,而且是背水一战。能否像当年小平挂帅教育改革那样,以最高力量推动,以铁腕斩断既得利益的包围和纠缠,让朱清时那样的教育家脱颖而出,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成就自己的新传奇、新丰碑,新时代,这是能否挽回教育尊严之关键所系,更是能否为我们民族开创未来之关键所系。新年以来,温家宝主持召开的教育改革座谈会即达五次之多,强调教育家办学为其重要议题,从这里,或不难读到教育改革的希望。(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对文中“真教育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年中国之所以不倒,关键在于我们真教育家打造出的真教育、真大学、真殿堂。B.真教育家最重要的品质与条件就是拥有自信、荣耀与尊严,他们对教育有着深刻信仰。C.真教育家办教育,既要入世,为了诗意的栖居;更要出世,为了救国救民。D.真教育家视教育高于个人生命,最惊心动魄与最感人的当属时任安徽大学校长的刘文典。答案:B解析:A选项“关键在于”和原文“一个重要原因”有出入;C选项和原文的表述相反;D选项和原文“这方面最惊心动魄的,最感人的,是抗战时期的大学校长”的表述不同。 2.从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教育目前的困境,最主要的是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教育者没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理想。B.改革开放后,我们涌现了匡亚明等一大批真教育家,他们办教育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活力。C.虽然教育改革难度大,但事关教育的尊严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从本质上对教育进行改革。D.中国教育发展到了需要拨乱反正的地步,最重要的突破口在于增加中央和地方教育经费的投入。答案:C解析:A选项的表述准确,原文说“种种误区和阻力,既有认识上的糊涂,更多的,还是既得利益使然,这就需要政治的强势推动”;B选项“改革开放后”和原文“改革开放前后”有出入,“他们办教育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D选项关于“经费投入”的表述完全是无中生有。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坚信,在很短时间内中国教育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会有一大批教育家来办学。B.时代与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校长尽可能从管理上的繁文缛节中抽出身来,尽可能有更多时间走进课堂。C.我国教育改革不应生搬硬套外国经验,也不应以行政长官意志去限制和约束生动、多元、鲜活的教育实践。 D.我们要以最高力量推动教育家办学,打破既得利益的包围与纠缠,让朱清时那样的教育家成就自己的传奇。答案:D解析:A、B、C三个选项明显不合文意。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颍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时颍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由是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州闾成风,咸竞为善。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东域之人,奉之若君。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叹服所履,亦与相亲 履:经历B. 遂建学校,敦崇庠序 敦崇:重视C. 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爱:爱护D. 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表:表彰,彰显答案:C 根据文意,“爱”在这里应是“吝惜”的意思。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王烈“秉义不回” 的一组是(3分)( )①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②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③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④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⑤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⑥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A.①⑤④ B.②③⑥ C. ②③⑤ D.①⑤⑥答案:D ③说的是王烈对他人道德上的感召,间接上说明王烈“秉持仁义不回头”;④表明王烈淡于功名利禄,和“秉义不回”无关。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烈为父亲守丧三年,终日以泪洗面,遭遇荒年,王烈拿出自己的粮食分送给乡亲 活命,所以本族人称赞他“孝”。乡亲们称赞他“仁”。B.王烈非常重视道德教化,既兴办学校,也非常讲究教化方式方法,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甚至能使盗贼改恶向善,最终成为道德榜样。C.王烈名望极高,地方最高官员亲自乘坐马车到王烈家中咨询政事;王烈淡于名利,朝廷多次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没去就任。D.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B.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C.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D.黄遵宪根据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归纳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黄遵宪在日本居住两年后,学习了日本的文字,才开始与日本人交往,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不是一到日本就开始编撰,故错。项“以挽回自主的权利”错。项“阅历丰富、见识广博”在文中没有体现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云南省玉溪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 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315937.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