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徐州市--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周代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与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国族成员的力量。但宗法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疏远,甚至互相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取足够税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阻碍官僚体制发展2.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指的是 A.土地国有制度的最终确立        B. 井田制在历史上的完全消失 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3.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A.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4.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下列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在社会上盛行的是 A.争功逐利 B.仁义道德 C.礼乐教化 D.无为而治5.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西汉时贾谊上书《治安策》,建议汉文帝以礼、义、廉、耻的道德律来社会上崇势尚利的颓风。这一主张体现了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西汉的《盐铁论》:“铁匠们家人相一,父子戳力,各务为善器,……农事急,?远衍之阡陌之间……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 “小铁匠们”A. 其生产具有小农经济的特点 B.是官营手工业生产的典型.是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典型.其产品具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A.画像石只是艺术作品,对历史研究价值 不大 B.按史料性质分类,画像石属于文献史料 C.画像石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基本状 况 D.画像石反映出当时畜牧业经济十分发达9.司马相如的文学作品气势恢宏、词藻华丽,主要反映了西汉时期 A.封建国家繁荣昌盛   B.民间生活丰富多彩 C.百姓反抗风起云涌  D.青年男女爱情真挚10.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关的措施包括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这一记载表明A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部分草市发展为城镇4.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记载:“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唯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材料说明①家庭手工业发达 ②纺织工艺高超 ③技术保守性强 ④出现历久不衰的名家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5.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这些会馆是A.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税务场所w B. 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的重要场所C.政府设立的经营贸易的办事处 D.商人从事货币兑换的金融市场所在地16. 明代宜兴徐氏,“拨己田千亩以赡其(贫困的族人)婚丧服食之费,曰义庄。又以为养之不可 无教也,爰置学一区,曰义塾,岁延有学行者一人为师,凡族之来学者,束修食用咸取给义 庄”。徐氏的举动反映出当时A.明政府鼓励私人投资办学 B.区域性商人团体崛起C.赈济救助具有宗族组织性 D.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17.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18. “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殉名”。推测说这番话最有可能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9. 某史书上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A.中书省 B.政事堂 C.内阁 D.军机处2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奠不分天子之权,以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这反映出顾炎武的思想是A.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 B.主张思想自由,批判虚假说教C.主张主张在民,但又有复古情结 D.反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题, 【材料一】 ?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古先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而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本”、“末”分别指的是什么?有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某一经济政策的渊源。试指出这一经济政策并说明其对当时秦国发展所起的作用。(2)材料二对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政策的政治文化意义作了怎样的论述?(3)推测材料三所说的是哪一社会阶层的处境?古代社会“尊农夫”为什么会出现“农夫已贫贱矣”这一情形?2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书省管辖“腹里”的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了哪些机构进行管辖。(4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11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23. (10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清史稿志四十六》 乾隆十五年(1750年),……始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参互制之。 《清史稿志一百二十》图是清代画家绘制的反映康熙北巡边境,筹划抗击沙俄的画卷(局部)。图(局部)。 请回答:(1)材料一中“讨平之”的“之”指的是哪个政权?(2)史学界认为:《清史稿》“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3)材料三中的两幅画,能否作为证明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证据?简要陈述你的理由。(4)上述三则材料均是围绕哪一个共同主题所收集的素材?【】—新贵族联盟的代表人物,成为“长期国会”中独立派的领袖。1645年1月,国会下院通过“新军法案”,授权克伦威尔建立一支二万一千五百人的军队。这支军队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不少军官均由平民提升,当时称为“新模范军”。1645年6月,新军在纳西比战役中摧毁了王军的主力;次年6月攻下牛津,英王查理一世逃往苏格兰。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洗国会中长老会派的势力;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与此同明,他残酷地镇压了“平等派”和“掘土派”的民主运动和爱尔兰的民族起义,特别是在德罗厄达和韦克斯弗德两地的大屠杀,至今仍遭到爱尔兰人的诅咒。1650年他率军进入苏格兰,击败了当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er/747605.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