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高三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 史 .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其子弟为仆隶),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按等级递减)。这段记载反映了A.宗法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B.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政治隶属关系C.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马克思说,“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对该论述正确的理解是①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 ②君主专制具有残暴性③君主专制极大地压制“人性” ④君主专制有害无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 B.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C.不易产生明君贤臣 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梭伦和伯利克里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文中“新的统治形式”指A.君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制 D.联邦制【答案】C【解析】考察了古雅典的民主制,通过梭伦改革古雅典走上民主制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进一步完善。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崇尚平等自由D.罗马法体现了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A. B. C. D.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A.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材料中的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苏联对西欧的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商代已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右下图是荷兰五大城市人口在16到18世纪的变化曲线图。导致1700年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五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荷兰A.开始进行工业革命B.海外殖民地的增加C.丧失了海上殖民霸权的地位D.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从图片信息看,17世纪荷兰主要城市人口激增,这是因为17世纪的荷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海上马车夫”;1 700年以后人口增长缓慢甚至逐步下降,这是因为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殖民霸权的地位。大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A.新航路开辟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唐)杜佑(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制度创新,(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历史进步性。(2分)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唐太宗(2)基于材料二的认识,唐太宗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优越性。(2分)材料三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作用。(3分)材料四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哪些新举措?(2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答案】(1)实行郡县制。(1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2分)(2)三省六部制度。(1分)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尽可能防止决策失误。(2分)(3)加强了思想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分)(4)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清设军机处。(2分)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2分)【解析】该题考察点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难易程度上来说属于基础题。以政治制度创新为主线,围绕中央集权制创立、成熟、强化设问。第(1)问结合材料可知为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第(2)问考察了唐代三省六部制及其进步性;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尽可能防止决策失误,是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第(3)问直接考察科举制的作用;第(4)问则是对明清时期强化专制设立内阁、军机处及其消极影响的考察,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27.(13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普世的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材料中的“任何人”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2分)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2)据材料二所述,英国、美国革命分别创立了什么政体?(2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各有何突出特点?(2分)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3)材料三中的“仿制品”指什么?(1分)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2分)【答案】(1)成年男性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1分)特征:人民主权(或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2分)(2)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美国:联邦制共和制政体。(2分)特点:英国君主的权力受宪法限制。美国:三权分立,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3)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1分)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解析】山东省菏泽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1060855.html

相关阅读: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3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