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九校联合体2015届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 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吉林九校联合体2015届第二次摸底考试文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使用条形码粘贴,学生需认真核对条形码粘贴上的信息,确认无误后粘到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客观题填涂必须使用2B铅笔,且按要求填满填涂点;3.答题内容必须全部书写在答题卡题目规定的答题区域内(每题的答题区域以方框为界);4.必须保持答题卡的卷面整洁、平整,不得揉、搓或折叠,以免影响扫描效果。.宋朝有一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不管公款私款,遭到御史弹劾,罢官免职,纪律处分。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A. 欧洲两种社会制度的激烈对抗 B. 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强化 C. 西欧实现欧洲统一的历史情结 D. 西方文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29.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意在 A.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 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 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30.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 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思想31.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此期间人类精神觉醒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④“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2.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撩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的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B. 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C. 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3.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的奇迹……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下列选项,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东亚的奇迹”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造就“北大西洋的胜利” C.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北大西洋的胜利”的重要原因 D.“新经济”的广泛兴起促成了“北大西洋的胜利”34.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而不应该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观点的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族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更强大的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据材料一,概括影响中世纪欧洲和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7分)材料二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年代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总人口(百万人)城市人口比例(%)169040.218.31790243.95.1188093950.228.219202722105.751.2196018088178.564.7 ——《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美国城市化发展增幅最大的是哪一个时期?为什么?(8分)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的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与美国相比,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存在着怎样的问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为加快城市化建设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10分)41.(12分)观察、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与雅典学院(柏拉图创办的自由讲学机构)的创办几乎同时,在遥远的东方,也有一个类似的学术机构,叫稷下学宫。稷下是齐国都城一座城门的名字,究竟是南门还是西南门,有待继续考证。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虽然相隔万里,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以地名命名,创办时间接近,运行方式也相差无几。” ——余秋雨《雅典学院》 《稷下学宫》综合图文材料信息提炼主题,结合两幅作品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说明图片中学习机制的特点和功能。(要求: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表述完整) 请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选答多按所第一题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材料一 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望,希望他们受的种种苦难能够走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得到消弥……所谓改革法案无非是把权力从某一个掌权派移到另一个掌权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 ——英国《全国请愿书》(1839年) 材料二 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章运动开始,1837年“人民章”起草,包括如下几项要求: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1)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6分)(2)据料二归纳宪章运动推动英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9分)【】材料一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英)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泰勒先生在这里缩小了第二次战争的严重意义,而且必须把这里“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仁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泰勒的观点。(分)【】【答案】(1)(7分)影响欧洲因素:欧洲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自治权利较充分;商业对城市的影响较大。(3分) 影响中国因素: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的保护;政府行政控制较强;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政策。(4分)(2)(8分)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19世纪)(2分) 原因:工业革命发展、新型交通工具改进、内战结束加速人口的流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3)(10分)发展原因:西方列强入侵促使我国开放通商口岸;洋务运动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4分) 存在问题:美国城市化源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中国近代城市化则呈现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2分)发展战略:①2002年我国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9分)吉林省九校联合体2015届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310049.html

相关阅读:重庆市九校联盟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