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学部分试题解析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 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 

 

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 

 

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 

 

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 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根据C3植物和C4 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C4 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呼吸作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0)(>0)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自然就有可能出现iA>ia、iA=ia和iA<ia的情形。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31.(8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原因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

 

从题干上来看,(1)幼茎段无叶无侧芽,暗示我们不会再有新的生长素产生;(2)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暗示我们只考虑低浓度的促进效应,不考虑高浓度的抑制效应;(3)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暗示我们不能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单纯归结为内外两侧的细胞吸水膨胀不同引起的。

 

从图示的情形可以推测出来,应该是半边茎内侧细胞生长比外侧快形成的;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则可能是:(1)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这可能与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的吸水能力不同有关;(2)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致;(3)其他合理的原因。

 

32.(10分)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其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皮肤   脊髓

 

(2)突触的结构

 

(3)能  不能  不能  该活动不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进行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第(1)小题中,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和粘膜中,神经中枢主要是脑和脊髓,结合题意,本小题的答案为:皮肤,脊髓。

 

第(2)小题中,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突触的结构所决定的。

 

第(3)小题中,刺激A端,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但是该活动的进行,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不符合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生物体对内外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不能称为反射;刺激B端,兴奋无法传到效应器,不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 

 

33.(12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 :2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 1 :1 ,有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     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aabb

 

(3)4/9    4/9      扁盘:圆:长 =  1 :2 :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小题,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  9 :6 :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2)小题,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F2的分离比  9 :6 :1可以推测出,扁盘形应为A_B_,长形应为aabb,两种圆形为A_bb和aaB_。

 

第(3)小题中,F2扁盘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9AABB、2/9AABb、4/9AaBb和2/9AaBB,测交后代分离比分别为:1/9A_B_;2/9(1/2A_B_:1/2A_bb);4/9(1/4A_B_:1/4Aabb:1/4aaBb:1/4aabb);2/9(1/2A_B_:1/2aaB_)。 

 

34.(12分)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Na2HPO4、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_______,碳源是_______,氮源是_______。 

 

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____。 

 

(2)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到细菌的______曲线。该曲线中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___期取材;在生产中,常搜集培养至___期的细菌用于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 

 

【答案】

 

(1)琼脂     葡萄糖      尿素      选择      合成     异养型

 

(2)群体生长      菌体数目往往非常大,且变化率也很高,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有利于作图    对数   稳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查微生物的营养。[:Z。xx。k.Co][:学.科.网Z.X.X.K]

 

第(1)小题,该培养基中,琼脂为凝固剂,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由于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可以用来选择出能够合成脲酶的细菌,在功能上称为选择培养基;由于其化学成分明确,故又称为合成培养基;由于该培养基中存在着有机碳源葡萄糖,故可推测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异养型。

 

第(2)小题,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定期取样,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称为微生物的群体生长曲线,之所以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菌体数目往往非常大,且变化率也很高,直接以菌体数目为纵坐标不利于作图。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对数期取材;在生产中,常搜集培养至稳定期的细菌用于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9351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