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裨益(bì) 袅娜(nuó) 着衣(zhuó) 流觞曲水(shān?)
 B. 禊事(xì) 须臾(yú) 蜷缩(quán) 冯虚御风(pín?)
 C. 樊笼(fán) 赎罪(shú) 愀然(qiǎo) 义愤填膺(yīn?)
 D. 横槊(shù) 霎时(shà) 蓊郁(wěn?) 青青子衿(jīn?)
1.D /横槊(shùo) 青青子衿(j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落寞 陨落 目不暇接 一筹莫展
B. 杂糅 篷蒿 鸿鹄之志 另辟溪径
C. 驰骋 澎胀 白头谐老 放浪形骸
D. 锋烟 弥望 自行其事 慨当以慷
2.A/B蓬蒿 独辟蹊径 C膨胀 白头偕老 D烽烟 自行其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今年青年美术作品展上,评委高度评价了获得一等奖的两幅人物写实画,认为作者表达了无限的人文力量,与往年有些作品追求光怪陆离的画面效果相比,今年的作品给出了“很好的方向”。
B.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维护国人的尊严,他们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C. 在上赛季韩国足球联赛中,全北现代队曾以57分雄踞榜首,并且是胜局最多、进球最多、净胜球最多的球队,但遗憾的是,该队最近已经连负三场,战绩差强人意,引发了球迷的极大不满。
D. 很难想象,自动泊车、两段式尾厢开启、高技术智能天窗、多模式照明系统等原本应出现在超过C级的轿车上的豪华配置,会出现在昊锐车上;一向以配置见长的日系车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
3.C/差强人意:大致上还能令人满意。与语境中“但遗憾的是”和“连负三场”相矛盾。A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B奔走呼号:为寻求援助而奔走呼吁。D相形见绌:跟同类的人或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舞、羽毛球、球类、卡拉OK等文艺活动,并将活动经费发放到各个社区。
B. 依据意大利法律,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体育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可能做出有违公众利益的事。
C. 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环保袋需求的优势。
D. 皮影戏的魅力曾使无数热爱它的人们倾倒和征服,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4. B/A搭配不当与并列不当。可改为“安排了跳舞、羽毛球、球类、卡拉OK等文体活动”,“羽毛球”与“球类”并列不当。C搭配不当。可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环保袋的需求”。D搭配不当。“使……倾倒”可,“使……征服”不可。
5.把后面的句子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
。 , , ,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
  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
  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
  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
  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④⑤①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①④⑤
5.C(从“也不存在”中的“也”可推知②在③之后,⑤中的“铺张”和④的“拥挤”分别与①中的“既不铺张也不拥挤”照应,合理顺序应是⑤④①,①再接“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因为论述的主体是南京,这样接才合乎情理。)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黄州,其间他先后两次游览了赤壁,分别写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B.郁达夫,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早年曾在日本留学多年。《故都的秋》中描绘了北平独特的秋景。
C.巴金的《家》以爱情和婚姻纠葛为情节的主要线索,讲述了高家三兄弟觉慧、觉新、觉民的不同遭遇。
D.《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现实主义大师雨果的作品,美丽的爱斯梅拉达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之一。
6.D/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

二、题(每句两空,每空1分,共8分)
7. 根据前后句子按原文默写。
⑴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
⑵ 呦呦鹿鸣,  。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
⑶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 ,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⑷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7.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⑵食野之苹/鼓瑟吹笙 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亦犹今之视昔 ⑷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

三、题(共67分)
(一)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共7分,其中3分)
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名士卒,他强烈地思念家乡,无时无刻不在?望着尽快回家,内心充满着忧伤。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明出征时是春天,以随风飘扬的柳丝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C.“今我思,雨雪霏霏”表明归时是冬天,用雪花纷飞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D.本诗后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使情感在回旋中递进加强,主题更突出,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
8. D / 运用了重章叠唱手法的是前三章。
9. 概括第四、五章的内容及所蕴涵的情感。(4分)
答:
9.内容:征人戍边的战斗生活,重点写了战车的高大、装备的精良、战斗的胜利等。(2分)
 情感:表达了对入侵者的痛恨,对自己阵营和多次大捷的自豪。(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题9分,共21分)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10.C/舍:筑舍定居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记
A. B.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C. D.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1.A/以:均作连词,表因果,因为。B而:连词,上句表顺承;下句表修饰,不译。C其:上句语气助词,不译;下句代词,他。D于:介词,上句译为“在……方面”;下句译为“到”。
1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 )(3分)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④然视其左右,而记之者已少
⑤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12.B/②写前洞;⑤写“我”还有力量游历,火把还足够照明;⑥写华山洞命名的原因。
1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3分)
 A. 作者认为要到达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 指出探求事物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之境,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C. 作者赞美了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浅尝辄止、浮泛不实的学风。
 D.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了学人治学的道理。
13.C/“批评了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文中没有依据。
14.把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分)
   译文:
  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译文:
  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分)
   译文:
14.⑴探询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历的人也不能穷尽。(计分点:问、深、穷、)
  ⑵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出)因而没能穷尽游洞的快乐。(计分点:亦、随、极)
  ⑶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计分点:以、求、无不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共15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 )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 )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 )了。
15.填在上文括号中的词语与课文一致的一项( )(3分)
A.田田 装点 密密 风采
B.层层 点缀 紧紧 风采
C.田田 点缀 密密 风致
D.层层 装点 紧紧 风致
15.答案:C
16.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无一“月”字,却处处写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月光中,散发奇异光彩,二者的情态都是在月色映射下形成。
B.文中既写了荷叶的姿态,又写了荷花的色泽和香味。为了表现荷香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特点,作者运用了通感手法。
C.文段在月下荷塘时,既写了荷塘的静态美,又写了荷塘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D.作者面对如此美景,无比欣喜,因而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喜悦之情,淋漓尽致地直接抒发了对月下荷塘之美的热爱。
16.答案:D(应是淡淡的喜悦之情,而没有“淋漓尽致”,而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7.文段描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静静”是指水安静地缓缓地流动;“脉脉”本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1分),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用“脉脉”形容流水,写出了流水无声却好像有情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分)。同时衬托出荷叶的柔美风韵(1分)。

18.文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描写了荷花怎样的特点,请逐句赏析之。(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共21分)

季羡林
  ①我从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能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从而带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我读了一些介绍,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19.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6分)

20.请用一句话概括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3分)

答案: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
21.“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分)
答案:①因为朦胧模糊的东西有时反而更美。
②因为模糊的东西比清晰的东西更能激发观赏者自由地想象,从而增强审美情趣。(1点2分)
22.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的行文思路。(8分)

四、(60分)
23. 一粒种子,就是一个梦想。每一个小的梦想都是一个大的梦想的元素。如果每人播下一粒环保的种子,就会成就拥有绿色家园的梦想;每人播下一粒宽容的种子,就会成就社会和谐的梦想;每人播下一粒奋斗的种子,就能成就民族复兴的梦想……
   请以“播一粒 的种子”为题写一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21722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