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安徽省合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 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论文化创意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特征,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而创新则是整个创造的结果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例如,北京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形状和结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创意按照经济规律,转化成财富的一种智慧型、知识型的新型产业。但文化的创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而且还有文化事业方面的创意。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需要创意,但创意并非都是产业,也未必都要产业化。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文化创意事业则注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发挥。功能不同,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我们之所以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因为文化本身兼具意识形态性和产品的经济属性,而且任何创意都是有价值属性的。通俗地说,点子是有好点子、歪点子、鬼点子之分的。因此,同时注重创意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就是要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矫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不考虑文化主体性的做法。文化创意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则极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比如,一盒88888元的月饼,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在价值背离的背后却是铺张和欺骗。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翼,不可或缺,不可偏废。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但文化创意的灵魂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激发人们的智慧,把文化创意事业搞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文化创意无法用金钱计算,但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文明进步却是巨大的。它在人们愿意接受的范围内,唤起责任心,强化文明感。因此,只有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选自2012年2月8日《甘肃日报》,有删改)【小题1】下列关于“创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创意与“创造”和“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B.与创造所指的行动、过程相比,创意是指观念、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C.创意为创造提供了原创性基础和出发点,是创造活动应遵循的整个行动计划。D.创意有时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可能决定创造过程和创造结果的水平。【小题2】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的功能不同,前者侧重“利”,后者侧重“义”,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B.文化创意产业以GDP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C.文化创意产业注重经济增长,文化创意事业注重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二者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D.如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脱离了价值属性的制约,就一定会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骗。【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由文化和创意本身的属性决定的。B.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它应该在文化创意的价值属性制约之下来谋求发展。C.文化创意无价值属性,也无法用金钱计算,但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文明进步却是巨大的。D.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原动力,文化创意事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中学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矢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C.唯君图之 ? 图:考虑D.矢其所与 与:同盟者【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吾其还也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尽失其度 若入前为寿C. 敢以烦执事 D. 邻之厚,君之薄 常以身翼蔽沛公 北蛮夷之鄙人【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烛之武先示弱,说郑已知要亡。再为秦分析,为进一步打动秦君提供了可能。?B.接着烛之武从秦的立场分析了亡郑的坏处和存郑的好处,从利益上动摇秦君。C.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从历史出发,指出晋君曾言而无信,挑拨秦晋关系。?D.最后烛之武从历史角度分析,指出晋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小题4】把下面几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中学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分)(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4分)【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两题。(8分)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小题1】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作赏析。(4分)【小题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情感。(4分)【答案】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三小题)。(6分)【小题1】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小题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小题5】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答案】【小题1】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小题2】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小题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小题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小题5】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解析】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窗棂就飘出令人惊喜的特有的清香侍弄【小题1】阅读文章,根据要求补充下列画线处内容。(6分)作者透过木格花窗,眺望到的白天的实景是____________ ___;想象的虚景是 ;晚上的实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点不超过10字)【小题2】白菜那白净的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2)我在想我小小的母亲,她仅是这窗里的一个小小的妇人吗?【小题3】赏析第⑦段中作者对窗外各种景物的描写?(6分)现手法,然后再答出其作用。如第一句“阳光洒进来,月光照进来,星星走进来,风有时也跑进来,雨有时第II卷 (表达题 共84分)四、(24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蠕动?(rú)  河畔(bàn)  菲薄(fěi) 长歌当哭(dàng) B. 沉淀(dìng) 尸骸(hái)   翌年(yì) 桀骜不驯(jí)C.?下载(zài) 弄堂(lòng)  惩罚(chéng) 叱咤风云(zhà)D.青荇(xìng) 暴虐(lüè)   作揖(yī) 亘古不变(gèng)16.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寥廓    嬉笑   榆阴    绿草如茵 B.惆怅   气慨   租赁   黯然神伤C.和蔼   杀戮   编辑   陨身不恤  D.竹蒿   叱骂   绯红    残无人道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李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C.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D.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后,种种可怕情景令参观者印象深刻,叹为观止。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我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造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C.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严密的思维能力。  D.我校110周年校庆徽标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一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师生也【解析版】安徽省合肥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23158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