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答题前,务必先在答题纸上正确填涂班级、姓名、准考证号;2.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第Ⅰ卷(60分)一、(2分,每小题3分)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①人类的祖先在迁徙过程中 了漫长的岁月。②人类固然不希求逢到哀苦,然而为了 人生的美好,也不应该躲避痛苦。③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带有一种不容 的断然压力。④在 的林海深处,也许生长着一些不为人类所知的稀有物种。A.度过 领略 商榷 苍莽 B.渡过 领略 商榷 苍茫C.度过 领会 商量 苍茫 D.渡过 领会 商量 苍莽gkstk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B.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C.我年轻时第一次初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D.青年人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运用比喻的手法,准确表现出诗人奇诡的想像和诗作壮阔的气势。B.“崛起的建筑里/不溢满普通家庭的笑声/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采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变革者变革的目的和创造的意义,体现了诗人的人本精神和人道情怀。C.“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暗含对比的手法,突出北平之大与自己涉猎之少,突出北平的丰富与博大,体现出我对北平的赞美。D.“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引用诗句的手法,点出了人们普遍存在的“乡土情结”。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梅暗香浮动,幽幽地飘香在千年的古诗里。“ ”,我感受到你的独领风骚;“ ”,我体会到你的坚贞不渝;“ ”,我感悟到宋人的辩证思维。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gkstk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梭罗,美国作家,作品有《郊游》、《缅因森林》等。1845年春天,他在瓦尔登湖边建起了一座木屋,并在那里写下了《瓦尔登湖》一书。B.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C.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柳宗元以《永州八记》等典范的古文指导这场运动,韩愈还被苏轼赞为“文起八代之衰”。D.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性恶论”,荀子认为,可以通过学习、教化来改变人性之“恶”。9.《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A.自余为?人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余嘉其能行古道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驾一叶之扁舟,举匏以相属;A.其皆出于此乎?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A.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对文中“咬文嚼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咬文嚼字的依据:研究炼字的道理。 B.咬文嚼字的态度:字字推敲的谨严, C.咬文嚼字的做法:斟酌文字的分量。 D咬文嚼字的目的:调整思想和情感。6.对文中郭沫若炼字事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郭沫若对“你是”“你这”句式的见解和做法。 B.肯定郭洙若关于“你是你这句式的研究结论。 分析指出炼字不可简单类推,而要结合具体语境。 D.通过这个炼字事例,引出对咬文嚼字道理的研究。7.对上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开头,举郭沫若修改字句的具体事例,并指出“这是炼字的好例”。B.接着,引文学作品例子并加以分析,说明两种说法表达效果不同。然后,从两个方面指出郭沫若援例修改的句子是不妥的。D.最后,点明字意义,并提出与郭沫若完全相反的观点。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文,完成8 - 20题。《始得西山宴游记》A.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缘B.C.不耻相师 耻: 以为耻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际:边界,边际。D.君子不齿不屑一提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释:解除束缚。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则群聚而笑之攀援而登,箕踞而遨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始得西山宴游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作者由初游西山之抑郁转而再游西山之愉悦,将西山之怪特美和自己受挫不甘沉沦的人格美相互照应,以此寄托真情。(3)是故无贵无贱, ,道之所存, 。(《师说》)(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赤壁赋》)(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赤壁赋》)26.仿照下面诗歌另写一节诗。要求另选对象,修辞手法相同,句式相近。(3分)眼睛很宽容/能装下整个世界/它又很苛刻/容不得一粒沙尘27.下面是摘自《环球时报》2015年2月19日《汉语推广也是强国战略》中的一段文字,请给它写一个结论。(不超过50字,3分)与中国对外投资、援助、收购等日益增强的硬实力相比,中国对汉语推广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都明显不足。相比之下,过去30年中,英国政府在其海外英语教学机构的投入为数百亿英镑,最大的年投入超过20亿英镑;法国政府在130多个国家开设近1000个法语教学基地、近100所“法兰西学院”。虽说中国政府在海外已建立200多所孔子学院,但全世界学汉语的人加在一起也只有5000万人,不到学英语人数的5%!汉语在国外的热门外语中排在阿拉伯语和韩语的后面。而国人自掏腰包学外语的人数却超过3亿人!难怪有人担心“中国将被英语塑造”。由此可见 。六、(60分)2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5),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在苹果公司数十年的起落与复兴中,他以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天才”。他说:“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乔布斯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以“跟随自己的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1.A2.C(A缅——湎, B,篷——蓬, D蜇——蛰)3.A(时间用度过;领略有欣赏的意思;商榷:商讨,含尊敬、客气的色彩,常用于书面语体。商量:交换意见,常用于口头语体;林海用苍莽)4.B.(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5.D【详解:A项成分残缺,在“品质”后加“的东西”;B一面对两面;C表述重复,去掉“第一次”或“初”】gkstk6.B(反问)7. B (第一处“独领风骚”扣住“一枝开”;第二处“坚贞不渝”扣住“碾作尘”;第三处扣住“辩证”二字)8.B(《茶馆》是话剧)gkstk9. C10.C gkstk11. A(BCD为第三人称代词,A是表推测的语气副词。)12. D13. B(名作动)gkstk14. D(宾前)二、(共9分,每小题3分)15.A 16.B 17.D gkstk三、(共9分,每小题3分)18.C(“际”——交会)(初游西山) ①“漫漶而来”“绽放出”(1分)具体形象地写出了乡愁渐渐蔓延、深化的过程,把乡愁具象化、动态化(1分)。②用比喻(比拟)的手法(1分),写出了童年味觉对舌头的重要性,突出了思乡之迫切,乡愁之浓重(1分)。(共4分)22.①当时的野菜装点了我们的简单生活,留下美好的记忆。②它构成了我们童年的味觉,我们的出生和人生底色,留下一生忠实的印迹。③岁月将故乡和童年的味觉发酵成美味,引人怀念。④故乡的野菜凝聚着我在故乡的岁月,成为浓浓思乡之情的寄托。(3分,答对任意1点得1分)23.①说明食薇在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了文章内容。②揭示了食薇在文学史上的精神内涵——隐逸情怀、决绝风骨,深化了文章思想。③卑微的存在却能成为精神的依赖,为下文写野蔬成为古老的养分、作者怀乡的寄托作铺垫。(6分,各2分)24.①采用比喻的手法,把乡愁比作舌尖上可品尝的美味,用语新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暗示了文章写作的切入点,味觉表达乡愁浙江省杭州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312073.html

相关阅读:广东省湛江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