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向及其应用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大气运动中的水平运动就是风。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风的内容很多,但是关于风向的问题及其应用却接触不多。现归纳如下。

一、常见的风向判断

1.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判断。

若图中甲地为高压中心、乙地为低压中心,那么①地盛行西北风,②地盛行西南风。

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2.利用气旋和反气旋图判断。例如:

北半球气旋示意图

在判断风向时,要注意在气旋的什么方位。一般在气旋下方刮偏南风,在上方刮偏北风;在气旋左侧刮偏西风,在气旋右侧刮偏东风。

3.利用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来判断。

如:M、N两点为99.8℃,在忽略海平面摩擦力情况下,O处的风向是(B)

A.北风    B.南风    C.东风    D.西风

4.利用季风气候的特征来判断。

我国的冬季主要刮偏北风,夏季主要刮偏南风;南亚地区冬季刮东北风,夏季刮西南风。

5.利用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来判断。

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刮西风,北半球刮西南风,南半球刮西北风。地中海气候冬季刮西风。

二、风向的应用

1.风与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把工业放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处,把居民区放在上风处;如果是季风区应该把工业区,放在垂直风向的郊外。高级住宅区的选择应布局在上风向或最小风频处。

例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布局工业,为了避免大气污染,选用下图哪种布局方式最合理(  )

  

因为我国东南沿海为季风气候区,所以应该把工业布局在垂直风向的郊外,那么应选择A。这样,工业对居民区的影响是最小的。

2.风与交通。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最好选择逆风的方向,所以飞机的跑道应该与风的方向一致。航海应顺风航行,这样既可以提高航速,也节省燃料。逆风与之相反。

如,《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顶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跪足。据此并结合图1,回答下面的问题。(2004浙江卷)

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A.11~12月  D.3~4月  C.5~6月  D.7~8月

我们知道船航行时,如顺风顺水则容易,因为此区域处在季风气候区里,如果要顺风顺水则应选择在冬季时,此时冬季风与船的航行方向一致,所以应选择A。

3.风与能源。在风力较大的内陆和沿海,可以建立风力发电厂,比如,在我国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

4.风与农业。在中学地理中有好多类型的风,如我国冬季风、干热风、台风;印度的西南季风等。他们对农业都会造成影响。

5.风与野外考察。在野外考察时,可以根据树冠形状来判断方向,在沙漠中观察流动沙丘的移动方向等。

例如,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本题以外力作用形成的沙丘为考核的切入点,考核内容涉及到在指向标地图上判别方向,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陡缓,沙丘坡度的陡缓与风向的关系、等高线图高度的估计,相对高度的计算,沙丘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等一系列知识,具有一定难度。解第(1)小题,首先根据题干的陈述,结合等高线图及比例尺(所示范围较小,长250米左右,宽不超过150米)确定这是一幅沙丘构造图,从等高线的疏密得到左侧的坡度较缓,右侧的坡度较陡,然后根据沙丘的坡度情况(迎风的一侧坡度较缓,背风的一侧坡度较陡)确定风应从左向右吹,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箭头N指向北,相反的方向为南,左侧为西,右侧为东)来确定风应从西北方向吹来(注意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为西北风。

6.风与军事。

(2003年文综第40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带)的影响。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试题第(1)问是一道读图填空题,答题时要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纬度40°—60°属于西风带,图中50°纬线从海峡穿过,可知英吉利海峡常年受西风的影响。

第(2)问包含两问,难度颇大。解答时务必注意题目中的“提示”。从常识来讲,对渡海作战的影响应考虑风浪的大小,“提示”说明风力大小与气压强弱有关。注意了这一点,就进入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另外,解答此问,要求针对提问进行现场的推理和分析,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关知识进行迁移和重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46165.html

相关阅读: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