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高中生物学课程人文教育价值的思考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摘要 科学不仅具有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我们在提高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科学教育价值的同时,还应提升其人文教育价值。生物学课程中人文教育的重点是人文关切和科学理性,具体落实为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教育,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是增强时代性。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课程 人文教育价值

1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现代科技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的重大深刻的变革,证明了科学不仅具有巨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近年来人类正在对科技理性主义进行反思,作为这种反思的结果,当前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互相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例如,现代医学正从生理模式走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人类对科学认识的这种发展推动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和融合。从国际科学课程的发展来看,20世纪60~70年代的改革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并关注科学的过程和方法。80年代后,科学教育的目的由培养科学家转变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1],由此开始关注科学教育的人文性方面。形成的共识是科学是一种文化,对人类和人的发展来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核心。对中国民众的社会学分析发现,尽管我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已近百年,但支配他们行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主要还不是由科学、哲学等自觉的理性精神成果塑造的,而是由日常生活自发的、经验重复性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形成的。近年来知识论和认识论的研究也表明,通过课程传授的科学知识与学生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有可能长期共存,而不能有效地转变学生原有的认识。对此,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进行意义的理解和交流协商,才能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完成知识的建构。这些研究成果启示我们,只有把科学精神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国民素质,使之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对科学教育而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使他们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协调发展,既有利于学生全面索质的提高,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品质。但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教育在“双基落实”的口号下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科学的认识价值和思维价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从生物科学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间领域的独特地位出发,把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生物学课程应该重视的一个基本原则[2]。

2 生物学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重点

生物学课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重点应包括两个方面:人文关切和科学理性。人文关切,就是对人事的关心、关怀,还带有“切要”的意思,主要落实为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科学理性则主要落实为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1 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反映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观,它来自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社会发展的真谛是人的发展,然而在工业文明的高压下,对人类主体的真切关心被忽视,由此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0世纪后半期,“经济增长”的概念逐渐被“社会发展”概念取代,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来给可持续发展下定义,体现了科技时代的人文关切。在生物学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具体体现为生态文明道德的培养和三项基本国策的教育。

2.1.1 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观念的培养 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支撑点,一是科学技术,二是伦理道德。上述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实质是代际平等,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蕴含着深刻的伦理道德要求。从伦理道德观念来说,可持续发展要求停止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从人的个体本位、部分人的群体本位向人类本位转化,从为目前的需要向目前与未来的需要相统一转化,从“人类中心”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化。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生态伦理、环境道德教育应定位在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明确人对自然负有的道德责任,激发学生对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热爱和尊重,要求学生以历史责任感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等问题。

2.1.2 三个基本国策的教育 当前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主要由人类行为的失误所致。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政府把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其实质,是为人们的行为制定自然道德规范。三个基本国策的实施,需要理解和参与,其思想认识基础是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生态观和环境观。应把这些观念的建立列入课程目标。同时,应把为这些观念的建立提供感性材料和理性认识基点,作为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2.2 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政治本位、伦理本位的文化,它的这个特点在历史上压抑了自然科学、分析哲学的发展,我们需要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熔铸现代民族文化。对高中生物学课程而言,应该突出科学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

2.2.1 科学批判精神的培养 儒家思想崇古,这个思想几千年来左右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影响着课程。长期以来,我们在编制生物学课程时,总是把已经获得的成果说成是尽善尽美的,把知识作为真理让学生接受,这实质上是对儒家文化保守性的继承。众所周知,生命科学是正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进行动态科学观的培养。例如,生物的分类,从分类思想来说系统分类法比较科学,但实际操作存在许多困难;人为分类法易操作,但理论阐释上存在困难。所以,现代生物分类在方法上尚未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能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又如对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课本提供的只是一种模型。我们在观测微观生命活动时,不能同时观测到相应的结构,而能观测到的结构都是死的,这就是生物学中的测不准原理。提出此类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很有好处,除科学怀疑精神外,还能提高他们的科学评价能力。

2.2.2 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 传统的生物学认识模式以归纳为主。生物学的许多概念都是实物概念,如细胞、器官、动物、植物等等,它们都是通过归纳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早期生物学的理论如细胞学说也是归纳的结果,达尔文在提出“生物是进化的”这一理论时,主要使用的仍是归纳法。由此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点:人们只有通过观察和实验才能认识生命现象,然后通过归纳才能得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因此,传统生物学课程开列的生物学能力中,观察能力总是摆在第一位的,而且强调这种观察是客观的,即价值中立的。也正因为这样,孟德尔提出的关于遗传因子的假说,曾因为它不是观察和归纳的产物而被我们作为“反动的唯心主义理论”进行批判。然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假说到摩尔根的基因论,从薛定谔关于遗传密码的假说到分子遗传学中心法则的建立,无不证明了“假设检验”这种科学认识模式的价值。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科学研究不是从观察开始,而是从问题开始的;观察不是价值中立的,只有带着问题的观察才是有价值的。当前课程改革强调的“探究”,正是教育对现代科学认识模式的肯定。因此,生物学课程应更新认识模式,既要重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归纳形成结论的方式,也要重视先提出问题和假设,再通过实践检验的方式,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3   增强生物学课程中人文教育的时代性

人文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注意其时代性,在内容和方式上不断改进与提高。我们举两个例子说明。

3.1 关于无神论教育

近年来,参与宗教活动的青年人不断增加,其中还有青年学生。于是不少人呼吁在生物学课程中加强无神论教育。但是,如果我们作一具体分析,就会发现信奉宗教的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因为真正相信神创论而去信奉宗教的,实质问题在于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更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原先的田园牧歌式的平静已完全被打破。但是,我们的教学内容,仍一如既往地把因果决定性宣扬成自然界发展的准则,所谓“上帝不掷骰子”。于是,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性的选择时,只好求助于“上帝”。生物学课程面对的生物界,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一方面进行生命物质性和进化论的教育,另一方面进行生物界在不确定性中发展的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无神论教育。

3.2 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教育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重要特点,它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不同文化,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也变得更宽容。例如,对可口可乐、牛仔裤等,现在我们不再把它看作西方文化的入侵,而只是一种消费。但是,在这种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也成了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

传统生物学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包括我国生物科技成果和生物资源的介绍,还有人主张加上危机感教育。其实我们还可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要让学生建立多元文化平等的观念,消除“殖民地心理”。人类多元文化平等的观念来自现代生物学的物种平等观念,我们的生物学课程往往只关注物种多样性保护,对物种平等观念极少宣传。再如,要让学生理解物种平等的基础是各个物种的独特价值,由此可延伸到每个民族的文化均有其独特价值,我们的责任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还要宣传我国的传统科学思想。举例来说,按西方的科学思想,生物学的任务是认识生命,“大学生伤熊事件”就是按这样的思想实践的结果。而我国传统文化讲“赞天地之化育”含有热爱生命的审美意蕴。还有蕴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价值观的“与天地参”思想,蕴含着可持续发展观的“天人合一”思想等等,都反映出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因此,中华文化被许多西方学者以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眼光肯定和选择,认为可以以此来校正和弥补西方文化发展的偏差和缺陷;也被一些中国学者从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文化立场出发加以肯定,他们在批评西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和西方现代文化的消极层面时,把经“扬弃”的中华民族传统科学思想视作更高层次的文化发展方向。如果我们以此切入,可实现生物学课程的本土化,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郭玉英.从传统到现代──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2.

2.余自强.谈高中生物学课程应该重视的几个科学原则。生物学通报,2002,37(7):41~42.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172454.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生物必备考点: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