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数学语言更加抽象化;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在量上剧增;老师讲解课时减少.这就要求学生要把握好课堂时间,要把课上老师讲解的知识、方法掌握好.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全神贯注的去听每一节课.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为了保持学生注意力,应该明确学习目的.

  一个人对学习是否专注,往往与其学习目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习目的明确,他就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地继续学习.只有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的,才能产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动机,保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为此,增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短期学习目的,如一节课的学习目的,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目的或一学期的学习目的.一节课的学习目的其实就是教师要完成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向学生讲明这节课的学习目的,即是本节课学生要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以及本节内容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样的作用.一学期的数学学习目的可由教师决定,并向学生提出,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制定.

  同时,教师要增强学生对远大学习目的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时刻为之奋斗.

  其次: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要特别重视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从而引起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成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求其奥秘,就会集中注意力自发地去学习,可见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每节课的导入必须与课的主题紧密相关,不可顾左右而言它.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找到与学生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切入点.学生发现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会显示出更大的兴趣,从而会更加集中注意力.

  课堂导入还要新颖,有趣味性.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教育家乌辛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1.巧设悬念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某种事物并获得,掌握其中规律的心理特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精心设置疑惑,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从而想突破认知冲突,进而去发现、研究、探索.一个耐人寻味的恰当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精练地、有创造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

  2.故事导入法

  课堂导入采用故事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故事中,对故事中所反应的问题也会有很大的好奇心.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引入相传古印度国王为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何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一个格子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完64个格子为止.”通常每1千粒小麦重50g,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发明者共有小麦多少吨?

  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可以较好地唤起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也为在新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打下了基础.

  3.数学实验和游戏吸引学生

  教学中教师一味平铺直叙地讲,会使学生觉得疲劳乏味,也达不到最好的效果.把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从中发现数学的一些内在规律并能加以运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例如:在“平面基本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取出一支笔和一个三角板.

  问题1:谁能用一支笔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且能绕教室转一周?

  问题2:谁能用两支笔可以把三角板水平支撑住吗?

  问题3:那么用三支笔可以吗?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通过三个点的平面唯一确定.

  问题4:任意三个点都可以吗?

  问题5:那么我们添加什么条件就可以确保能撑住呢?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262045.html

相关阅读:中学数学中的发散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