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米勒《播种者》、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米勒的《播种者》:


1、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04日-1875120日),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半岛格鲁什村(Gruchy),耕农家庭之子;
童年时曾帮助父亲在田间劳动。因而被称为“农民画家”。
17岁,创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18岁起,到瑟堡市(Cherbourg)向两位当地画家学习绘画。
23岁,获得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到巴黎美术学院向浪漫主义派画家德拉罗什学习。米勒也常常去卢浮宫,从米开朗基罗、普桑、林布兰特的画中临摹学习到不少表现技巧。
35岁创作《拾枯草的人》获得1000法郎的奖金。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
54岁获颁荣誉勋章。1874年法国政府委托他绘制万神殿大壁画,但因健康问题无法完成。
1875年(61岁时)咯血病(肺结核)逝于巴比松。


2、《播种者》作于1850年,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画面上只有一个人物──播种者,他顶天立地,占据着画中央,为了突出人物,背景和道具减到最少程度,构图极其单纯,除了远处一个赶着牛耕地的农夫以外,前景上只有这个顶天立地的播种者。播种者的雄姿整个儿浸融于暗红色夕阳的逆光和黄昏的暗影之中,他脸上和身上的色彩和线条,却是模糊不清的。只隐约可见他身着褪了色的红上衣、蓝裤子,扎着白色绑腿,但这一切均被朦胧暗影所融化、糅合,仿佛同大地溶在一起了,使他那大步流星的雄健的播种姿态形成一个“全体形态的效果和剀切的动作而表现的”(米勒语)美的形象。


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荷兰画家凡?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米勒《拾穗者》:米勒作于1857年,油画(83.5×111厘米),巴黎卢佛尔博物馆藏。这幅画原来的题目是《八月》。,米勒采用横向构图描绘了在秋天的阳光下,三个农妇在刚收割过的田里弯腰拾穗的情景。背景是一垛一垛高高的麦垛,显示了一派丰收的景象。三个正在弯着腰,低着头,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剩落的麦穗的妇女形象,她们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劳动场面。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面部,也没有作丝毫的美化,她们就如现实中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对于农民来说,散失在田里的麦穗是多么的宝贵啊,它含有“粒粒皆辛苦”的真理。在造型上,米勒用较明显的轮廓使形象坚实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特有的气质。色彩沉着,加之丰富细腻的暖调子,使作品在纯朴浓厚浑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罗曼.罗兰曾评论说:“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女神”。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列宾(1844?1930),19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生于乌克兰丘古耶夫,卒于库奥卡拉。早年随圣像画师学画圣像,1864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871年参加毕业生命题创作竞赛获金质大奖。18701873年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伏尔加河上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还在学生时代,彼得堡涅瓦河上纤夫的沉重劳动引起了列宾的同情,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想描绘一幅表现纤夫的作品,以提示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平。1870年夏季,列宾与同班同学华西里耶夫(他后来也画过有关纤夫的画)去伏尔加河旅行写生,典型的俄罗斯风光和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


在这幅画的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在画面上又对伏尔加河的景色进行了巧妙的布局,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走在最后的纤夫低着头垂着手,麻木地随着队伍向前挪动,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头紧勒的纤绳,毕竟年轻,还不甘心忍受这样的苦楚。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惟有贫苦、艰难与无奈。


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大卫《马拉之死》:

马拉作为法国大革命中雅戈宾派的领导人之一,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上了湿疹。为此他每天得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一边治疗,一边处理公务或进行写作。右翼保皇党分子夏洛帝?柯黛以申请困难救济为名,潜入浴室,将其杀死在浴缸里。
在这幅画上,表现的是马拉被刺杀在浴缸里的情景:凶手已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正从马拉的胸口流出来。他的左手仍旧紧紧握着凶手递给他的一纸便笺,上面清晰地书写着:1793年7月13日马丽?安娜?夏洛蒂?科黛致公民马拉:我是十分地不幸,为了指望得到您的慈善,这就足够了。
握着鹅毛笔的右手无力地垂落在浴缸外。脸上是一种因被害而愤恨和痛苦的表情。这幅画的构图较为单纯,马拉是死在他为人民而工作的岗位上的。他那悲壮的形象,值得法国人民为之哀痛和崇敬。木墩下有一行题字“A?Marat David”(献给马拉,大卫)。光线显然是从左侧投入的,它照亮着马拉的身躯和面部。画面的明暗处理比较调和,具有纪念碑式的立体感。大卫用他的画笔唤起人们单纯质朴的感情和坚贞的正义感。
我们在观看这幅画时,不要忽略了木墩上平放着的纸币和便条。从便条上的字可以看出,那是一个同情革命的人写给马拉的信:“请把这五个法郎的纸币给一位五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虽然是个不易引起注意的细节,但它点明了马拉这个人物的历史意义。他在为人民的利益忘我地工作着。
一年后,拿破仑发动热月政变,大卫不得不将此画涂上一层厚厚的铅白颜料转移他处。1825年画家死后,这幅画的命运也未能好转。直到1893年,即《马拉之死》第一次公展后的100年,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博物馆(即比利时皇家博物馆)才把它正式收藏起来,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大卫《拿破仑加冕》:

《拿破仑加冕式》是大卫的另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年)才完成这幅画,它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该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它高610厘米,长约931厘米,全幅画中有一百五十多个人物。
这幅画描绘的是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举行皇帝加冕式的宏大场面。为了巩固帝位,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地位显得“合法”,他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来到巴黎为他加冕。在仪式进行过程中,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当教皇举起皇冠要给拿破仑戴上的时候,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来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点的王冠戴在皇后约瑟芬的头上。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拿破仑的举动是想说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挣来的。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这幅画没有再现拿破仑自己的加冕式,而是描绘了他给皇后加冕的场面。大卫为什么不直接描绘教皇为拿破仑加冕的情形?他有什么难言之隐?根据历史记载,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按常规跪在地上让教皇为他加冕,而是夺过皇冠自己戴上。大卫回避了这一事实而创作出一幅“跑题”的作品,人们猜想,画家这样做的目的大约是不愿意让教皇难堪吧。



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
②在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义美术诞生。
2、特点:
①内容上,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②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作品作品简介
大卫《马拉之死》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表现刚刚发生的悲剧,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通过刚劲的用笔溢于画面,表现了庄严和永生
《拿破仑加冕》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年)完成这幅画,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该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它高610厘米,长约931厘米,全幅画中有一百五十多个人物。
安格尔《泉》 1856年,76岁高龄时作完这幅名画。初为迪麦泰尔伯爵收购,成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


新古典主义:

18世纪下叶兴起、至19世纪初走向成熟的古典主义,是旧古典主义积极因素的升华,被称作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思想内容上,提倡重大庄严的题材,主张表现纯洁静穆的内容。
(2)艺术表现上,强调艺术形式的完整严谨,强调法则与理念,而不太强调感情与表现。
(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严格,注重以线造型,对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不甚重视。
古典主义绘画对法国大革命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但当斗争形势复杂化、大革命走向低潮,这种往后看的历史道德观便显露出它保守的一面,失去了它原有的积极作用,仅留有崇尚古典题材和严谨形式的外壳。即使如此,古典主义的某些原则对促进西方美术走向第三次高峰的繁荣,仍然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18世纪末初步形成,并成为19世纪最早的一个大画派。为古典主义美术作出特殊贡献的是达维特与安格尔。



大卫及其主要作品:

大卫(1748?1825),法国画家。1748年8月30日生于巴黎,1825年12月29日卒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作品有《求乞的贝利萨里》《荷拉斯兄弟之誓》(藏卢浮宫博物馆)《布鲁特斯》(藏卢浮宫博物馆)《马拉之死》《萨宾妇女》等。
拿破仑统治时期,被授予首席画师,创作了一系列歌颂拿破仑的作品。代表作《波拿巴在圣?贝尔拿特险坡上》《加冕》(藏卢浮宫博物馆)等场面宏大,气势壮观,堪称帝政时期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作。
《马拉之死》(1793)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马拉死后不久。在《马拉之死》的画面上,人们似乎看到了真实历史的再现,因为身患湿症,马拉每天都需要坐在浴盆中浸泡几小时,同时处理他的公务。在画家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刚刚被凶手科尔黛刺死的马拉坐在浴盆中,鲜血从他的胸部顺着浴盆往下流,凶手用的匕首抛在地上,他的左手拿着科尔黛交给他的短笺,握着鹅毛笔的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脸上是濒于死亡的表情,但却没有痛苦,画家用简洁的艺术语言刻画了人民之友马拉生活的简朴和工作的勤奋,表现了他的坚韧不拔的自我牺牲精神。这幅画的构图单纯而明确,占据画面二分之一的兰灰色背景上什么也没有,愈加衬托出前景人物的悲剧性,方形木墩就像纪念碑一样起着稳定构图的作用,特别是上面写着“献给马拉,大卫”的题字,更显出它的存在是不可少的。从上方射来的光线在暗面低沉的背影衬托下使得主人公显得更加突出,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得形象具有纪念碑雕刻的立体感。画面中的一些细节也是耐人寻味的。例如:凶手科尔黛给马拉的短笺上清晰可见地写着:“1793年7月13日,马丽?安涅?夏洛特?科尔黛,致公民马拉,我是十分地不幸,为了指望得到您的慈善,这就足够了。”木墩上附有纸币的便条是一位革命的同情者写给马拉的:“请将这五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个五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893年,这幅稀世珍品被比利时布鲁塞尔博物馆收藏。《拿破仑加冕式》是他的另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年)才完成这幅画,它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该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它高610厘米,长约931厘米,全幅画中有一百五十多个人物。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莫奈《日出?印象》



莫奈《日出?印象》:


莫奈(1840~1926),印象画派的始祖。他最初小有名气是因为他的木炭漫画,后从布丹和琼康那里接受到了基本的艺术修养,开始了不落俗套的绘画创作。
15岁的时候,莫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他为自己作品开出的价格是每幅20法郎。
后经画商的介绍,这位少年画家师从专门描绘海上风光的画家布丹。莫奈在阿尔及利亚当兵两年(1860年?1862年),后因伤寒从军营回到阿弗尔家里养病,并认识了荷兰画家琼康,并与琼康入布丹一起从事创作。
布丹作画的纤细,琼康对动感的重视,以及二人注意捕捉第一印象的画风,都给这位初出茅庐的画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莫奈一生遗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及2700封信件。足迹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从法国到伦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写生,留下无数的作品。
《日出?印象》创作于1872年。《日出?印象》是莫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系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曳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对艺术的叛逆。在这幅画上,初升的太阳、河水、晨雾和小船、远景,在斑斓的色彩中交相辉映。画家在着力表现自然景色中闪动着的色彩和光线。该画1985年前被抢劫,据法国被盗艺术品侦缉处1990年12月6日,在科西嘉岛一座别墅中查获。
1874年在首届印象派画展上,莫奈的《印象?日出》一画遭到批评。一位名叫勒鲁阿的评论家在4月25日的《喧噪》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印象主义的展览会》的文章,他写道“糊墙花纸也比这海景更完整”。与这幅作品标题不无关系地,该文作者将这次展览会戏谑地称之为“印象主义的展览会”。加之莫奈本人曾经表述过“我所画的不过是印象而已”这样的观点,以及以他为首的这批年轻画家,确实注意捕捉对描绘对象的最初印象等因素,尽管这些画家中有要并不同意这个提法,但印象主义、印象派这个称号已经是不胫而走。以致在1877年第3次联展时,干脆将其用作展览会的标题。 1874年的这次联展,是由莫奈倡议并和朋友们一起组织的独立画展出,以摄影家纳达尔腾出的几间工作室为展厅,参展画家共有30多人,其中包括德加、毕沙罗、塞尚、雷诺阿、西斯莱、摩里索等。参展作品共165件,其中莫奈作品12件,通过这次展览,事实上确立了莫奈在印象派画家中的领袖地位,画家本人也已形成了用光、色的变化,来表现所捕捉的瞬里印象的画风。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格尔尼卡》)

现代主义美术:


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



现代主义美术:

1、概念:
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
2、出现原因:
①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
②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③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④艺术家们敏感地关注到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由此造成了一些新问题;
⑤同时他们深受20世纪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3、特点:
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艺术形式多样化。
4、风格:
他们更多地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   
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
感觉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
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同时他们又具有用现代美学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   
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形式,在彻底颠覆传统艺术的同时,也越来越让人不懂艺术了。
5、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毕加索[西班牙]:《格尔尼卡》



毕加索与《格尔尼卡》: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
1881年10月25日,他出生于西班牙小城马加拉。先后入巴塞罗那(1895年)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1897年)学习。1904年,他定居巴黎,从此在法国生活近70年。他早期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影响。
1907年,毕加索代表作《阿维农的少女》问世,从此与勃拉克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后来形成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毕加索创造力惊人,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其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享有很高声誉。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布面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1937年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
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
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
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
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
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现代主义画派:

20世纪,美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形成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画派。如:野兽派是本世纪初出现最早的一个现代主义画派。
1905年,在法国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马蒂斯(1869?1954)等一批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因其技法一反常规,被评论家称为“野兽般的艺术”,野兽派由此而得名,马蒂斯成为野兽派的著名代表。与野兽派几乎同时出现的表现主义画派,表现主义画派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和惶恐心情,以扭曲、粗糙的线条和具有强烈刺激的色彩,发泄内心的愤慨和苦闷。
1907年在法国艺术界出现的立体派,是本世纪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它主张把一切形象解体成最简单的几何形块,按画家的意愿组合起来。这一派的杰出代表就是出生在西班牙拉加后定居巴黎的毕加索。“达达派”用怪诞、抽象、符号式的东西取代传统艺术,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画面上组成他们的作品,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作为“喷泉”展品搬上展览会。现代美术流派众多,多姿多彩,但它们也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特征。在技法上,它们大都反对传统的写实主义,追求新奇,空间结构错乱,色彩配置随意,点线紊乱,缺乏透视可谓它们共有的特点。在创作主旨上,它们都主张强调自我,表现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可以说,现代美术艺术再现了20世纪西方世界的精神状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299867.html

相关阅读:注意古代历史名词的正确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