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类主观题解题指导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原因类非选择题是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之一,属于揭示事物因果关系的试题。解答这类试题时,答案要点必须体现与设问的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是:
  一、全面审题,抓住题眼
  审题时,同学们应先审设问,后审材料。通过审设问要弄清命题的限定性:知识范围限定(是经济生活还是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要具体到课题、节题、框题)、方向限定(应回答“为什么”还是回答“客观依据”、“理由”等)、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结合材料、结合什么材料)、主体限定(是从党的角度回答,还是从政府、企业、公民或劳动者或消费者角度回答);审材料时,要抓住题眼,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再围绕这个核心找出相关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读表题、表头、数据、尾注,不可遗漏。
  原因类非选择题,一般是以“为什么”、“为何”、“原因或主要原因”、“分析……的必然性”、“客观依据”、“理由”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或现象的原因,或分析采取某种措施或对策的客观依据,对同学们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例1. (2011年海南单科卷,第25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73年,某企业生产的玩具产品“芭比娃娃”由于式样陈旧、价格昂贵等原因而严重滞销,企业濒临破产。很多员工建议放弃生产“芭比娃娃”而转产,但一位年轻人极力反对并建议为“失败产品”创办博物馆。“这绝对不行,这不是自曝家丑吗?”企业总裁立即明确表示反对。但这个年轻人据理力争并最终设法说服了总裁。不久,陈列200多件不受消费者欢迎的“失败产品”的博物馆,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在此后的3个月里,年轻人全身心地“泡”在博物馆里,听取参观者对“失败产品”的意见。他收集的500多条意见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令企业总裁惊喜不已。相关部门根据这些意见改进产品设计式样,调整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很快打了一漂亮的翻身仗。此后的12年间,公司年业绩从4 200万美元飙升到10亿美元。
  今天,“芭比娃娃”已不仅是一种玩具产品的商标,而且是流行时尚、成功品牌的代名词,那位“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年轻人也被誉为“芭比之父”。
  (1)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经济知识,概括该企业产品由滞销到畅销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说明“芭比之父”通过“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是分析实际活动的原因。在解答此题时,要抓住“主要原因”这个题眼,要紧扣“结合材料”的要求,从材料中来分析其主要原因。企业生产一般有前期的市场调研、生产以及销售三个阶段,在此题中,“收集的500多条意见”即为“市场调研”;“改进产品设计式样”,即为“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价格”、“开拓新的市场”,即为“开拓市场”。另外,材料中的“提高产品质量”虽然答案未作要求,也应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2)问是运用原理来说明某种行为的原因,解题时一定要扣住“原理”。这个题目的题眼“原因”,题干中的“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就是答题的思路,应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参考答案】 (1)市场调研;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2)①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失败与成功作为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理论依据或原理)② “芭比之父”通过给失败产品办博物馆,找到了产品滞销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企业起死回生。(现实分析或材料)
  二、依据规则,智慧答题
  原因类非选择题,虽然具体情境会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答题是有规则可循的。
  (一)紧扣课本,从课本中寻找“理论依据”;结合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原因,形成“原理+材料”的答案要点模式。
  例2.(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28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解析】 回答问题(1)和(2)时,从“材料”和“知识”来看,涉及多个方面的原理,因此,要将多个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来回答。
  【参考答案】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原理),山东省委组织调研、听取建议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材料)。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原理),要求听取民主党派的建议(材料)。听取群众建议(材料)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必要性),有利于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重要性)。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原理),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材料);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原理),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材料);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原理),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材料)。
  (二)分析或说明“为什么”或“原因”要从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可能性、危害性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回答某一行为主体为什么要“强调或重视”或“做”这件事时,要从客观依据、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可能性以及不强调或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方面来组织答案。客观依据??谴咏滩闹醒罢依砺垡谰莼蛟嫡?匾忠??瞧涞匚弧⒛康摹⒛勘辍⒆饔谩⒁庖宓龋槐匾忠??瞧涿媪俚目凸凼导剩?侨绱瞬豢傻脑?⒘?刃???瞧涞鼻八媪俚难暇质担豢赡苄???瞧渲骺凸厶跫棺稣饧?晌?埽晃:π???亲龌虿蛔稣饧陆岬贾略跹??矣蠊?
  例3.(201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8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
  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支,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09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
  实施节能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每个人牢固树立节能理念。请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
  【解析】此题明确限定了“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而核心概念是“理念”。
  【参考答案】 (1)节能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树立节能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必要性)。节能理念可以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重要性)。
  (2)现实中,存在着节能意识薄弱、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树立节能理念尤为紧迫。(紧迫性)
  注意:回答“可能性”时,可运用以下关键词: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精神支撑、文化条件;回答“必要性”时,可运用的关键词是:本质要求、主要目标、重要内容、主要任务、客观需要、共同愿望;回答“重要性”时,可运用的关键词是:“有利于……”或“对于……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重要性”可按直接意义与间接意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乃至社会意义的顺序展开。
  (三)分析“客观必然性或客观依据”,可从“理论依据”、“现实依据”、重要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等方面来考虑。
  例4. (2010年浙江文综卷,第40题)在我国,法律法规对行政裁量权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有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执法基准,这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裁量权提供了可能。比如,道路交通法第99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速的罚款从200元到2 000元,执法人员应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合理作出处罚。而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本应罚款300元,执法人员却因素质、心情等因素罚款1 000元的现象,群众对此非常不满。规范行政裁量权,为政府权力设限,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主动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政府权威进一步提高。
  为什么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主动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普遍认可?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作出分析。
  【解析】 回答这一问题的步骤和要求是:(1)根据教材,指出其“理论依据”。(2)联系材料,揭示其“现实依据”。(3)考虑作用、积极影响,揭示其“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行政裁量权过大,容易导致行政机关任意裁量和难以正确裁量,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甚至损坏法律的权威,背离人民的意志。政府主动规范行政裁量权,对正确履行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权威,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请谨记:解题有法,但无定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解题时必不可少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17285.html

相关阅读:高中历史知识点:《王位继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