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如何进行情境创设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情绪情境、教室情境,就成为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下
  
  面就此谈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创设情境的做法。
  
  一、饮水思源,从筑基开始,提出问题,预设情境
  
  我在上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习题课的过程中,从资料上选取了这样一道应用题。
  
  一列快车长180m,时速为72km。一列慢车长220m,时速为48kin,问:
  
  (1)两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刚好相离需要多少时间?
  
  (2)两车同向而行,慢车在前,快车从追上慢车车尾开始到刚好与慢车完全错开需要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双动态的典型应用题。一般来说学生是很难弄清题意获得正确、完整的解析过程的。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事先并没有直接给出原题,而是将题目条件变改,出示给学生的是下题:
  
  (△)列火车长l80m,时速为72km,一座桥长220m,火车从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刚好离桥需要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动静态的应用题,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作出示意图分析、弄清题意,获得正确、完整的解析过程的。在学生弄清此题后,我便开始进行教学。
  
  二、挖沟引水,从研究、探索开始,延拓创新问题,创设情境
  
  我要求学生将(△)中的条件“一座桥长220m”任意更换为其它条件。提示他们最好改变为动态的事物,重新自编应用题(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我将学生自编的应用题收集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一列火车长l80m。时速为72km。一山洞长220m。火车从车头进洞开始列车尾刚好离洞需要多少时间?
  
  第二类:一列火车长180m,时速为72km,另一列火车长220m,时速为akm,(这里由于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时速,故用akm代),问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刚好相离需要多少时间?
  
  第三类:一列火车长180m,时速为72km,另一列火车长220m,时速为akm,两车同向而行,慢车在快车前,快车从车头与慢车车尾相接到刚好与慢车车头完全错开需要多少时间?
  
  更有优秀的学生,在第二、三类题中增加“两车距离bkm”的条件,第一类题与(A)当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第二、三类题则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这个过程产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个过程渗透了问题情境、情绪情境、教室情境的创设。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54138.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数列公式定理记忆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