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乾坤草亭》阅读答案及解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乾坤草亭 朱良志 明代王世贞家有?山园 , 园中有一小亭 , 小亭坐落在丛树之中 , 四面花草扑地 , 绿荫参差 , 匾额上书 乾坤一草亭 。八大山人也曾画有《乾坤一草亭图》。一个小草亭 乾坤草亭
朱良志
明代王世贞家有?山园,
园中有一小亭,
小亭坐落在丛树之中,
四面花草扑地,
绿荫参差,
匾额上书“
乾坤一草亭”
。八大山人也曾画有《乾坤一草亭图》。一个小草亭,
为何扯上广袤无垠、神秘无比的乾坤?
又如元代画家吴镇,
喜欢独泛小舟于湖中,
自称是“
浩荡乾坤一浮鸥”
。一只小鸟,
为什么说是浩荡乾坤中的一只小鸟?
而唐代船子和尚诗云:“
世知我懒一何嗔,
宇宙船中不管身。”
小舟居然也成了宇宙中的一只船。
宇宙、乾坤,
说其大;
小亭、小舟,
言其小。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
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运思。小,
是外在的物;
大,
是内在的心。从物上言之,
何人不小!
但从心上言之,
心可超越,
可飞腾,
可在小亭而妙观天下,
可泛小舟而浮沉乾坤。王维不是有“
行至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诗句吗?
水虽穷,
路虽尽,
但云起了,
风来了,
我是一片云,
我是一缕风,
在这样的心灵中,
哪里还会有穷尽时!
乾坤中的一草亭,
江海中的一浮鸥,
宇宙中的一只船,
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中突围的可能路径。这是一种深层的生命自信。我们每个人都是渺渺宇宙的一个点,
八大山人也有此认知,
他早号雪个、个山,
自称“
个山人”,
这个“
个”
就是乾坤中之一“
个”,
一点。个,
也可解释为竹,
雪个,
即皑皑白雪中的一枝竹,
白色天地中的一点青绿。在《个山小像》中,
八大山人录其友人赞语:“
个,
个,
无多,
独大,
美事抛,
名理唾……
大莫载兮小莫破。”
八大山人想要告诉人们的是:
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个点,
虽然只是一点,
当我抛弃欲望的追求,
唾弃名理的缠绕,
获得自身的独立的时候,
我就可以齐同世界,
拥有世界,
我就是大全。八大山人笔下的一朵小花,
一枝菡萏,
一羽孤鸟,
都是一“
个”,
一点,
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缘此而出。
清初诗人张潮将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牖中窥月,
这是一般的境界,
没有改变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
第二个层次是庭中望月,
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
而是较为广阔的天地;
第三个层次是台上玩月,
则有“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的悠然,
有包裹八极、囊括乾坤的境界,
它站在世界的高
台之上。这不是自高自大,
而是心灵的悠游回环。中国画中通透的小亭,
八面无一物的小亭,
就是这样的心灵高台,
无边的世界就在高台玩月的灵境中荡漾。那小舟也是如此,
它在小河中荡漾,
在开阔的湖面荡漾,
在茫茫的大海中荡漾,
在无形的宇宙中荡漾,
说它是“
宇宙船”
又有何不可?
中国画家不是看一只鸟就画这只鸟、有一朵花就画这朵花的人,
中国画的主流不是将画作为写实的工具,
而是当作表达内在生命体验的工具。画的是这个亭子,
但所要表达的生命体验却不在这亭子中,
所谓不离亭子,
不在亭子。
高明的画家其实都想到那高台上去玩月。
(
有删改)
16.
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
个”
的含义。(6
分)
答:
17.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
分)
答:
18.
请结合对文末“
不离亭子,
不在亭子”
的理解,
阐释“
乾坤草亭”
的内涵。(6
分)
答:
[
答案] 17.16.“
个”
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
形成了三个层面:
竹,
点,
圆满具足的生命。
17.
首先,
提出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
其次,
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
台上玩月”
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
最后,
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
高台玩月”
的境界。
18.“
不离亭子”,
表达了一个小“
点”
的生命自信;“
不在亭子”,
表现了生命在无限宇宙中的悠游。草亭与乾坤的关系,
写出了“
小”
的个体面对无限“
大”
的宇宙可采取的态度,
反映了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突围的可能路径。
[
解析] 17.16.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要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比如“
个,
也可解释为竹”“
这个‘
个’
就是乾坤中之一‘
个’,
一点”“
都是一‘
个’,
一点,
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
等,
这样就不难得出答案。
17.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结构思路的能力。结合概括性的语句给文段划分层次,
按其先后顺序作答即可。
18.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和鉴赏重要形象的能力。答题时,
需结合“
中国画中通透的小亭,
八面无一物的小亭”
分析“
不离亭子”
的含意;
结合“
画的是这个亭子,
但所要表达的生命体验却不在这亭子中”
分析“
不在亭子”
的含意。分析物象的内涵一定要挖掘其内在品格,
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结合主旨作答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84716.html

相关阅读:单士兵《“有态度”的文化》阅读答案
“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阅读答案
《红歌会:时代精神的彰显与期待》阅读答案
《散文的文体提纯要彻底》阅读答案
“从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现象”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