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的妙用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初级中学/曹希刚

  [内容摘要]:数学故事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其数学方法,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更有利于学生攻克数学难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故事;学习兴趣;数学概念;学习品质;学习动机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对初中生来说,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数学故事的巧妙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而数学故事的来源就是靠自己的灵感或是平时看看报纸杂志等积累起来的。数学故事提高学习数学兴趣举例如下:

  一、数学故事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概念

  举例1:在教学提取公因式法时,我讲述了让学生一辈子都难忘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个工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爱国。一年后,老二出生了,这位工人豪不含糊地为他取名爱民。又过了一年,老三出生了,憨厚的工人想了想,给老三取名为爱党。老三满月那天,造反派来了,把这位工人抓走了。工人问:“我犯了什么错误,你们抓我?”造反派头头说:“你的大儿子叫什么?”“爱国。”“二儿子呢?”“爱民。”“爱国爱民,你装得倒挺像的,要不是你的三儿子出世,我们都还被你这老奸巨猾的反革命给蒙蔽了。”“我三儿子怎么啦?““你三儿子不是叫爱党吗?爱国爱民爱党,提取公因式,爱国民党。”说完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式子:爱国+爱民+爱党=爱(国+民+党)。

  我认为这个数学故事,就算学生会忘掉所有的数学知识,也不会忘记提取公因式法。这样的课堂轻松、活泼、民主,更有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共鸣,达到“石本无光,相击而发灵光;水尝无华,相荡方成涟漪”之效果。经过调查,学生最喜欢这样的数学课堂,因为学生觉得这样学习数学更有趣,有了这样的数学故事才更有情趣来学习新知。学习到的新知才更有利于识记,并且有利于学生长时间记忆。

  举例2:在教学一次函数“y=kx+b图像"时,让学生判断k、b与0的大小关系时,学生总易出错,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掌握其方法,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当然这是我在上课时随机运用上的,不是课前预设的。

  假如出现这样一次函数图像,如图:我是这样讲解:X轴看作是海平面,X轴以下部分看作海底,以上部分看作是旗杆,原点O看作是鱼漂,从左向右看,如果上升的,说明鱼想向上蹦,那么K>0,蹦的时候碰到了鱼漂,那么b=0,碰到了旗杆,b>0,碰到了钩鱼线,则b<0。反之,从左向右看,鱼鹰在天空中飞翔,想寻找目标逮鱼吃。那么k值就小于0,若碰到了旗杆,则b>0,碰到了鱼漂,b=0,碰到了钩鱼线b<0。

  我觉得这样的讲解既形象又生动,学生不仅理解了数学概念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应用。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怀着激情去创造性的学习,才能更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共3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395802.html

相关阅读: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