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记叙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有的人活着 / 他已经死了 / 有的人死了 / 他还活着 。 2004 月 5 日晚 8 点 30 分,臧克家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与世长辞,正月十五的万家灯火伴他西行。 念过中学 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2004
月5
日晚8
点30
分,臧克家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与世长辞,正月十五的万家灯火伴他西行。

念过中学的人,没有谁不熟悉这么一段诗句。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
烙印”
在亿万国人脑海里。

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
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
臧克家永久也不能磨灭这些在心上打上的深深的印记。

臧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
我同情他们,热爱他们。童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他们的纯朴、刻苦、良善深深的影响了我……
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我高兴,有人说我是‘
农民诗人
。不错,我是‘
泥土里的人’
。”
1923
,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臧克家接受到“
五四”
新文学思潮的影响。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1930
,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于1933
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评曰:“
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王统照称道:“
(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

臧老经历了20
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部过程,入过学,做过战,随军采访,主编杂志……
这种生活境地、职业的变更,令诗人有了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素材,也正是这些,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也正是这样,他在诗中抒发一个热血诗人的沸腾之情。激情勃发的臧克家,由“
农民诗人”
成了“
人民诗人”


臧老的床头高高的排放着一摞摞书刊,上面少不了他的圈圈点点或评论。他历来嗜书如命,到老却自觉心里空虚,因此更以补课的心情拼命读书。他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的三分之一,孤灯夜读,思接千载,名篇佳作,会心动情,是他生活的又一大乐趣。

他不仅读,而且写。其中,不少文章文情并茂,精辟独到颇有见地。臧克家从不想自己“
来日无多”
,只是笔耕不辍,依旧诗涌成潮,虽在文坛已耕耘了60
多,但他那颗跳动的诗心充满活力。他从未停止过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定时伏案工作。近,他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籍。尽管因为长,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诗的内涵却愈加醇厚。诗作《我》寥寥10
字,却滚热发烫:“
我/
一团火/
灼人/
也将自焚。”
这诗是他性格、人格的写照。2000
1
月20
日,在人民大会堂,中国诗歌学会授予“
世纪诗翁”
臧克家“
中国诗人奖—
终身成就奖”
,如此崇高的荣誉,中国诗歌届史无前例。

诗人还有一个特别而又不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喜爱跟孩子在一块。老先生已经走过了99
个春秋,虽经历了世间沧桑,饱览了人生百态,晚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以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
臧爷爷”
喊个不停。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与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
老天真”
。当小孩有什么不快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这时,臧老只得边哄小孩别哭边给他们吃糖果。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
孩子王”
,童心十足。诗人甚为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在“
希望工程”
刚开始启动时,他便长期资助甘肃武威市失学女孩常清玉;中国少儿童活动中心破土动工,他得知后无偿捐献自己刚收到的10000
元著作稿酬……

臧克家,一个与诗并就而行的名字,一个和他的诗同样光辉这的名字,像明亮的星斗,高标于中国诗坛的天空。臧克家当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今天,用来送别诗人自己仍是最好的挽歌:“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摘编自《大地》)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少时代的生活,对臧克家以后的职业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他很早就认识到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
B.
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录取时出版的诗集《烙印》,因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给朱自清和王统照评价为“
有血有肉”“
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花光”

C
.尽管已在文坛上耕耘了60
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事已高的臧克家扔笔耕不辍,将生命的全部热情投入到阅读和创作中。
D
.虽历经世间沧桑,饱览人生百态,晚的臧克家依然笑对人生,像孩子一样天真单纯的生活着,他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国家儿童事业的发展。
E
.本文撷取成长经历、诗歌创作成就、读书写作的执着追求、童心未泯、爱心如火等侧面对臧克家的诗人生涯进行了清晰的介绍。
(2)
文章在开篇和结尾引用《有的人》中的诗句,请结合文本简析这样写的作用(6
分)
(3
)文章说臧克家由“
农民诗人”
变成了“
人民诗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转变历程。(6
分)
(4
)文章题目说:“
诗比人更长寿。”
请结合臧克家的生活经历,谈谈怎样成就卓越的艺术人生。(8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
.(25
分)
(1)(5
分)
答E
给3
分,答D
给2
分,答C
给1
分,答A
和B
不给分。(A.“
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
有误,应是“
童的一段乡村生活”
。B.“
被国立青岛大学读书录取时”
有误,应为“
读书期间”
。C.“
全部”
过于绝对。)
(2)(6
分)
首尾呼应,深化主题;(2
分)
突出了臧克家非凡的诗歌成就及其身后不朽的诗名;(2
分)
引用传主诗作,歌颂了臧克家高尚的人格魅力,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2
分)
(3)(6
分)①
童的一段乡村生活,使他深受纯朴、刻苦、良善的农民的影响,从骨子里同情和热爱农民。(2
分)②
大学期间受闻一多先生的影响,更加关注社会小人物,积极为底层小人物呐喊。(2
分)③
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新的生活给了他更加广阔的题材和丰富的灵感,他的诗来自泥土、来自内心与现实的最深处,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
分)
(4)(8
分)
【示例】)①
深入生活,热爱人民。(2
分)②
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2
分)③
读书学习,笔耕不辍。(2
分)④
饱含激情,充满爱心。(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412247.html

相关阅读:施蛰存《画师洪野》阅读答案
《行万里路,谋万家居:吴良镛院士》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
《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阅读答案
阅读《因为门德尔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