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数学活动课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让学生体会数学乐趣,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数学课型。

  初中阶段数学活动课的内容涉及数学简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路、数学知识的拓宽与能力培养等等。开展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数学活动课,使初中学生应用、验证、巩固数学知识,训练技能,提高数学素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初中开展数学活动课,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依据学生不同的兴趣需要、知识水平,组织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课。在活动课的开展中,让学生处于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之中,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德。同时数学活动课的重心是学生活动过程,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生自我操作、自我创新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新的信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动课内容不受教材、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可以大胆选取形式多样的内容。活动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选择参与活动的时间。活动空间可以在教室,也可以把校园乃至社会作为自己活动的空间。

  初中阶段开展数学活动课不拘于统一的方法和统一的答案,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初中数学活动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不仅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活动,而且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初中数学活动课在实施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调动感官,通过亲身实践和具体操作去获得新知识,锻炼能力,发展非智力因素,充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让每一个学生找到用武之地。

  知识和能力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应该并重。然而,从目前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现象来看,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为了达到知识和能力二者并重,在数学活动课的开展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如何发现问题,在遇到困难时怎样解决困难,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523137.html

相关阅读: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