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差异性教学研究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差异教学的概念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不以同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等需要,要使所有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必要性

  1、学生差异的客观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势必造成“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社会对差异的需求性。系统论认为,系统中千差万别的各要素各施其职,系统才能良性循环.自然界各要素的差异和谐共生,社会也是如此.社会学理论研究表明,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工越复杂,人才多样性的需求也越大.和谐创新型社会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富有革新的创新型人才.

  3、差异教学可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差异教学重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认知结构、学习兴趣、态度及学习方式和教学的相互作用,注重与学生个体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合在一起,同时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充分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和生成性,适应个体差异的需要,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强调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使之能够在多元的社会环境里实现自身价值.这正体现了当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

  1、教师要树立差异教学的教育观。

  作为当代的教师,我们不但要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观、人才观,而更要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生态资源观、多元智能观、全纳效能观、差异发展观和多维评价观,差异教学正是从新的角度诠释了这些教育观。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差异教学所倡导的教育观。

  2、创设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要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人际环境,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认识自己,开发自己,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营造更多的生长点.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就应该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因而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能适应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社会要求,以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

  3、在教学各环节中差异教学的实施。

  (1)差异性教学目标的确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面向全体,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确立有差异的目标,使学生在智能优势领域得以更好地发展.具体来说,面对班级平均水平,建立适合于中等生的教学目标;顾及学优生的学习要求,确定较高的教学目标并准备相应的材料;针对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建立以合格为标准的教学目标并准备相应的辅助材料.

  (2)课前预习的差异性要求。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课前自学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习而言,预习是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为此,我们应该根据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对不同的学生在预习时提出不同的要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可要求学困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同学或老师,带着疑问听课;中等生能自觉复习旧知识,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能初步完成练习题,并能主动求教或帮助他人;学优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身边的同学.

  (3)课前教师的诊断。课前教师的诊断,是实施差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诊断,差异教学将无法有效地实施,课前的诊断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可以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实施有差异性的教学.

  (4)课堂教学的差异性。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差异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实施教学时,应以中等生为基准,同时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学优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

  论文中心,作者:赵先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699365.html

相关阅读: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