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应渗透人格教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在素质教育中,人格居于核心地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高尚、健全的人格。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良好载体。我在历史教学中从以下三方面注重渗透学生的人格教育。

一、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历史教材中。有鲜活的历史人物,有生动的历史故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格教育素材来感染学生,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用历史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明确的是非标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例如,在讲述"西安事变"内容时,指出西安事变的主角——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张学良和杨虎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业为重,毅然发动西安事变,顺应抗日形势的发展,使西安事变成为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无畏精神,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再如介绍司马迁被处酷刑,却忍辱负重,以极大的毅力写成《史记》。鉴真为弘扬佛法,五次东渡日本均无成功,自己也因患眼病。双目失明。但矢志不渝。66岁时第六次东渡成功。这些事迹,有助于学生顽强意志的人格培养。介绍居里夫人,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是怎样以自己的勤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学习居里夫人那种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进教法,在学习方式上渗透人格教育。

历史学习方式应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自主的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自我发现、自我创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勇敢、勇于挑战和善于选择的人格特征。如笔者在"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教学中,让学生以自主性学习方式,思考"齐桓公为什么得以首先称霸"的几个理由,让学生课前自学,收集资料,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判断,完成对思考问题的初步分析,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自主性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并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畅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深入解析问题的理由。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增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优良的人格,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学生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形成努力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三、搜集资料,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人格教育。

历史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写历史小论文、参观展览、阅读课外书籍,等等。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后,有些学生对"为什么中国虽是火药发明并率先使用火器的国家,到了近代,火器的发展却落后于西方国家"的问题产生了兴趣。笔者提议不妨把它作为一个课外兴趣题进行思考。有些学生通过查阅军事书籍、上网查找资料。最终得出了结论。也意识到了自己肩上担负着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防科技实力的历史使命。

历史教学通过课外活动还可以营造竞争气氛,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收集讲述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如"退避三舍"、"闻鸡起舞"、"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等。让学生深受教育;开展专项历史资料的搜集、展览、评比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以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可以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718803.html

相关阅读:中国近现代史四言记忆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