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结尾策略初探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节新课应该是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结尾(小结)三个环节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然而结尾工作往往是课堂教学中常被忽略的一个教学环节。有些教师要么因为对教学内容缺乏整体的把握,常常是随兴地讲到哪算哪,根本没有课堂结尾,要么因为时间把握不准没时间做结尾,要么是把按板书提纲重复一遍形式化的当做结尾。其实,要想真正做到让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在学生心中余音绕梁、入木三分,必须讲究结尾技巧与艺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既要对所授知识进行梳理、概括、深化,又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作出科学的总结和评价,还要与后面的教学内容建立某种联系,进行适当的沟通。此外,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当课堂教学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感到最疲倦、注意力最分散、效率最为低下的时候,最需要介入有效地刺激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延续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营造一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结尾佳境,从而使结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产生一种"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谈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结尾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

一、精炼语言,提纲挈领

课堂教学是一个将知识像网一样逐渐铺开的过程,在学生认真研读教学内容并对一些问题作了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让教师在结尾环节中运用巧妙的构思和简洁扼要的语言收起这张网。精炼结束语言,提纲挈领,稍加点化,则可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进而能更深刻地去感知教材和理解知识。如在选修4"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这一节课的最后,我精心设计了如下的小结:关于列宁一生重要贡献,可以概括为"四个一工程",即"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个政策",具体地讲,"一个政党"指的是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一个国家"指的是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一个主义"指的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一个政策"指的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四个一工程"的作用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列宁重要贡献,使学生得以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这样的小结,既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热点,学以致用

以史为鉴是历史课的根本与灵魂所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历史课教学的着力点所在。如在必修2"罗斯福新政"这一课时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共享题:如果你是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你将如何借鉴当年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来面对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救济贫民这一角度谈谈中国如何在民生问题上借鉴?又如在必修2"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的结尾中可以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出一道材料题:2006年9月15日,世界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中文版在成都正式公布了2006"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排行榜"名单。浙江省共有19个大中小城市入选,入选城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且城市排名比较靠前的,具体如下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你认为目前浙江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2)请谈谈你对未来浙江商业发展的看法与建议?

由于案例大多来自学生身边、当今生活和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学生都比较感兴趣,讨论也比较热烈。所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又锻炼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巧设悬念,激发探究

针对一些连续性比较强的章节,结尾时,教师可以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巧设悬念,让学生感到言而未尽时收住话题,让他们带着疑问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本节课的学习,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在必修1的"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节,结尾时可问"古代希腊作为民主政治的摇篮,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参政议政的权利,可作为著名先贤、思想家苏格拉底却为何因为坚信言论自由坚持真理而被判死刑?这反映了古希腊的民主有何局限性?"通过这样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设置,既引发了学生的发散想象,又激发了学生对于下一节古希腊的代表城邦——雅典民主全面认识的学习探究兴趣与热情,为新课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与学习心智。为此对于下一节课的内容,如果能在本节课的结尾提出,一方面能做到自然衔接,承上启下,另一方面则能让学生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探究的浓厚兴趣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首尾照应,解疑答难

导入环节,巧设情境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课堂结尾时,不忘引导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消除悬念。这一结尾方式,既能呼应课首,注重课堂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又能巩固和深化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选修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一节中先让学生看几首摘自康熙在不同时期的诗句

1."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滇平》

2."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3."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瀚海》

问他们能否说出这三句诗所涉及的地点?凭以往所知的历史知识能否说出相应历史事件?大多学生不可能全部讲出,然后带着这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课堂结尾时,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关于康熙所作的贡献方面去分析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这三句诗分别描述的是平三藩、收台湾以及平定准噶尔部,进而教师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康熙在反对分裂、维护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中华民族发展上作出的贡献。这种结尾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享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也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732639.html

相关阅读:高三历史常识:三国著名历史人物张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