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1、研究分层。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对学校各年级学生的现状和各学科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学习分化刚刚开始,其他方面比较稳定,而且从班数和教师配备方面都比较适合搞分层教学。从学科方面看,英语对于高一学生存在着部分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而数学则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其它学科的基础。无论是平时学习还是对于高考来说,学好数学的方法是大有好处的。一个学生具有了常见的数学方法,那么他处理数理化问题和掌握数理化新知识的能力将大大加强,且数学科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学生的成绩差异比较明显,所以最后确定在高一年级的数学、英语两个学科进行分层教学,并为此做好了物质准备和师资的调整。

2、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水平,即以学习成绩为主,但不忽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学期全方位考查的基础上,形成上、中、下三层的分层框架,并采用暗显明隐的隐性分层方法,又将上、中两层分为上A、上B和中A、中B两个层次,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阐明“分层递进”的思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意义。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据情而变,动态平衡。原则上:“进则上,退可下”。

3、目标分层。目标分层指的是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它包含大纲所规定的认知目标和智能目标。我们将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和会考要求确定为基础目标,即“近纲靠本”,适用于低层学生;将教学大纲中所有教学要求和高考要求确定为层次目标,即“达纲拓本”,适用于中层和上层学生。前者是共同性目标,具有普适性,属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者是选择性目标,具有挑战性,属应用范畴,有较多的能力、智力含量。目标分层由教师把握,但与学生密切联系,以“数列的概念”为例,将教学目标对应分成三个层次,即:(1)数列的定义,什么叫数列的项,通项及数列分类;(2)数列与数集的联系与区别;(3)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4、教学分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具体引导,分段启发,逐步完成,回授小结。在以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式让下层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对中层生、提示方法,延迟判断,让他们经过思维探索,“跳一跳”后有更多的收获。对上层生,针对数学思维最为丰富、最为深刻的教材难点,多提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问题,给予点拨思路,独立完成。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的机会,克服教学要求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在课堂教学的延伸上,不忽视辅差扶优,多为学困生和中下层生解惑补缺,面批诊断,注意为中上层生和上层生深化知识,融会贯通。

5、作业分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学生起巩固、发展、深化作用。作业的设置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练习题(含补缺查漏题)、巩固题和综合深化题。各层次题量各不相同,完成形式及要求也有区别,有的层次要详细解答,有的只要写出答案,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量力而行,对难以完成综合灵活的稍难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将客观题按解答题格式完成。这样布置作业,让学困生完成基本作业要求后,从成功的喜悦中,激发起获取更大成功的愿望;让上层生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让中层生从“前后夹击”中追求新的满足。

6、测验分层。测验和考试是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把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善学生的学习。在试卷设计上,注意顾及到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达成度,基本题、巩固题、提高题、深化题形成梯度设置,学生完卷形式有三种:有时要求全体学生全卷解答,但评分尺度宽严有别,权重系数大小不等;有时要求不同层次学生解答不同问题;有时要求完成必答题自己满意之后,再完成选做题。对测验不能达标者允许补考,以补考合格作为评价的依据。

7、评价分层。评价坚持鼓励性原则,具有总结、反馈、矫正、提高的功能。对低成就学生以表扬为主,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悦;对中等成就以上学生以鼓励为主,发挥多层互促作用,增强其竞争意识。在评价时,不以名次论优劣,而是以递进幅度为标准进行评价,即使幅度微小,也不吝啬表扬与赞许。

评价分为三种:(1)动态评价:从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日常小测中看达标递进情况,及时给予一种经常性的、动态性的评价,据此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为自己恰当定位。(2)阶段评价:根据单元考试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并结合动态评价作出综合性评价,以考察学生阶段递进效果,为浮动分层提供依据。(3)个案评价:对比较特殊的学困生进行重点观察,跟踪记录作业的完成率和作业差错率进行个别谈话式评价或评语式评价。

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能,为分层升降提供依据,从而克服群体中的倾向性问题,矫正和调节教学设计,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820882.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知识点: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其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