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上如何提问更合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化学课堂问题,让最优化的提问贯穿于化学课堂,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提问的艺术与技巧很重要,下面谈一些有关课堂提问的技巧,供参考。

  一、设计衔接性问题,诱发求知欲望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是要找到学生新旧知识结构中的衔接点,并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进行设“疑”问“难”,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产生“不协调”,从而诱发学生产生“寻根问底”的欲望。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一节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过氧气的制法,为了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工、迁移,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课一开始就提问让学生回忆制氧气的过程,并引导提示学生二氧化碳的制法过程可参考氧气的制法,学生则顺理成章说出制二氧化碳分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又因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上,所以教师在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中,让学生根据“制取氧气”方法来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样学生就容易想到制取二氧化碳也必须要考虑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这样,通过重现已有的知识,再创设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二、设计疑难点问题,化难为易

  抓住疑难点提问,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化学知识的思维价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科与学生思维的特点和规律,从疑难点入手提出恰当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由于学生在前面三个单元中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语言为主,这就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为此,教师让学生观看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动画。并提问:为什么绝大多数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畅通无阻,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这极少数α粒子碰到了很大的阻力还是很小的阻力?这种阻力会是来自质量很小的“西瓜子”(电子)吗?这样小的原子核却能把轰击它的高速“子弹”(α粒子)反弹回来,这说明了什么呢?金原子原子核的质量相对α粒子的质量是很大还是很小?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逐步建立了原子内部构成的直观形象,从而勾画出原子的结构图。

  三、设计情境式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情境就是在化学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创设一个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是探究性学习也就是问题解决式的学习,通过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转化为一个个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教师可利用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创设学习情景,“刚才火势这么大,小小手帕怎么会安然无恙呢?”这一问,很好的利用课堂的黄金时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思维:“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在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后,教师进而引导、鼓励学生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路就会时刻围绕着课堂,从而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诱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四、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经常说:“上课听得懂,做题就不会。”究其原因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要使这类学生“头脑开窍”,就是要培养这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有目地的设计一些发散式的问题,如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等开放性的问题,以增强他们的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增加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如在学生做完“给固体加热”的分组实验后,发现有几组实验的试管破损了。于是,我问学生:你们能够分析出这些试管破损的可能原因吗?此时学生踊跃发言。

  五、设计生成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培养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设计能生成问题的问题。

  例如在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中,教师给出以下问题:实验中用红磷不用白磷为什么?将红磷与其他可燃性物质替换是否可行?

  显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质疑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里生成了问题,提出了质疑,进而自觉的形成了问题意识,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究学习之中,教师在创设了这样的问题空间同时,也应该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允许学生进行错误的尝试,再做出适当的点拨。对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以此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

  课堂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但也会发生变化,这使实际的课堂提问表现出更多独特性和灵活性。教师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教授的内容、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下进行合理的提问,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使得课堂风生水起,拨动全体学生的思维之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872254.html

相关阅读:浅谈师生关系的再认识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