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阅读教学中的高阶思维培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李伟忠

一、解读审驴过程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作者直接描写包公审驴的这四处文字。是的,包公审驴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四步曲”。现在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包公每一步都做了什么?把这四个字写在对应的文章的旁边。

生1:这四个字分别是:关、打、放、跟。

师:我要表扬这位同学。他告诉我们一个阅读的方法:要找的关键字往往躲在文章当中,只要我们认真读就会有发现。有没有用不同的字来概括的?

生2:我觉得第一个字可以用“饿”字。

师:现在有两种答案了。究竟是用“关”字好,还是“饿”字好呢?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生3:我觉得用“饿”字比较恰当,因为包公把驴关起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别给它吃,别给它喝”,也就是——饿它。

师:你觉得她说得有没有道理?

生4:有!

师:听听你的意见。

生5:我想补充她的说法。包公表面上是“关”驴,实质是“饿”它。

师:是啊!只有仔细地读课文,才能读懂内容,才能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答案。

【简析】

这段教学中,至少有三处地方锻炼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一是“四字概括”,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从一个整体中提炼出最关键的四个字;二是“选择答案”,要从“关”与“饿”中选择一个更为恰当的答案,学生必须充分开动脑筋,学会区分无关信息和重要信息;三是“评价发言”,其思维实质是学生用自己的认知去观照他人的认知,并逐渐趋向客观的认知。

二、学习表达方式

师:这是一则民间故事,写事离不开写人,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主人公——包公的呢?

生1:作者抓住了包公的语言来描写。

师:哪些语言?读给大家听听。

生1:“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师:作者写这段人物语言的时候是非常用心思的,你发现了吗?

生1:这里用了许多感叹号。

师:数数看,多少个?

生1:五个。

师:是的。每一个小短句,都是一个——

生1:感叹句。

师:聪明的你告诉大家,作者为什么用上这么多的感叹号?

生1:用这么多感叹号是为了突出包公说话时的语气,很威严,说明此时包公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

师:作者描写了人物的语言,还描写了什么?

生2:还写了包公的动作。文中有两处,一处是:“包公了解了案情,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另一处是:“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

师:这两处动作一样吗?

生2:一样。

师:作者的写法相同吗?

生2:不同。

师:怎么不同?

生2:一个调换了词语的顺序,一个是用上了表示大声说话的“喊”和“叫”。

……

师:包公审驴的过程就这么简单,这些文字就讲清楚了。可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内容呢?

生3:这些文字是正面描写,还要有侧面描写,文章才生动。

生4:作者描写旁人反应的内容很有意思,造成悬念,吸引我们继续读下去。

……

【简析】

在这段教学中,除了区分、辨析与鉴赏作者对包公的动作描写技巧之外,更多是让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也就是充分关注作者的语言文字的特色,领会作者的话语意图。这是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它是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上的解构,强调对事物的了解,但又超越了了解,重在推论在现象背后的意图与观点。在这样的解构与揣摩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分析人物品质

师:王五找到丢失的驴后特别的开心。(出示填空)请你填一填:王五(动作),(神情)说:“谢谢包大人!”

生1:王五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激动地说:“谢谢包大人!”

生2:王五连连作揖,噙着眼泪说:“谢谢包大人!”

生3:王五递上一篮鸡蛋,真诚地说:“谢谢包大人!”

……

师:王五决定送包公一面锦旗,上面写些什么呢?请大家帮帮忙。

生4:铁面无私。

生5:明察秋毫。

生6:智勇双全。

生7:为人民服务。

生8:足智多谋。

……

师:这些内容,你觉得哪些写在锦旗上比较合适?哪些不合适呢?

……

【简析】

这儿的一处“填一填”练习,就是模仿想象的“学以致用”,学习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时,加上人物的动作和神情。这是一种基于具体言语环境的语言再造,是一种高阶思维活动。其实质是对感性材料(文本语言)进行加工处理,并转化为理性认识,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后面的“选一选”——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在锦旗上,基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全面了解和对人物品质的正确把握,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分析与评鉴能力。

作者:李伟忠

一、解读审驴过程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作者直接描写包公审驴的这四处文字。是的,包公审驴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四步曲”。现在请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包公每一步都做了什么?把这四个字写在对应的文章的旁边。

生1:这四个字分别是:关、打、放、跟。

师:我要表扬这位同学。他告诉我们一个阅读的方法:要找的关键字往往躲在文章当中,只要我们认真读就会有发现。有没有用不同的字来概括的?

生2:我觉得第一个字可以用“饿”字。

师:现在有两种答案了。究竟是用“关”字好,还是“饿”字好呢?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生3:我觉得用“饿”字比较恰当,因为包公把驴关起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别给它吃,别给它喝”,也就是——饿它。

师:你觉得她说得有没有道理?

生4:有!

师:听听你的意见。

生5:我想补充她的说法。包公表面上是“关”驴,实质是“饿”它。

师:是啊!只有仔细地读课文,才能读懂内容,才能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答案。

【简析】

这段教学中,至少有三处地方锻炼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一是“四字概括”,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从一个整体中提炼出最关键的四个字;二是“选择答案”,要从“关”与“饿”中选择一个更为恰当的答案,学生必须充分开动脑筋,学会区分无关信息和重要信息;三是“评价发言”,其思维实质是学生用自己的认知去观照他人的认知,并逐渐趋向客观的认知。

二、学习表达方式

师:这是一则民间故事,写事离不开写人,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主人公——包公的呢?

生1:作者抓住了包公的语言来描写。

师:哪些语言?读给大家听听。

生1:“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师:作者写这段人物语言的时候是非常用心思的,你发现了吗?

生1:这里用了许多感叹号。

师:数数看,多少个?

生1:五个。

师:是的。每一个小短句,都是一个——

生1:感叹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874609.html

相关阅读:自然语文的自然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