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新课程与新理念涌进校园、步入课堂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出现了走形式、摆架子的“课堂作秀”现象。

这些“课堂作秀”现象的衍生,源于有些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课堂中追求新理念的表面体现,这样的课堂是不健康的课堂。作为数学教师,课堂上除了关注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关注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

一、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数学的课堂中,低年级孩子还不具备抽象的思维能力,一切喜欢从形象出发,从兴趣开始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认识的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所学科目的加深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家长、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也可以通过帮助或辅导解决了困难而恢复。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进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我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一课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采取直接从书本的主题图导入,而是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观察太阳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老师抓紧时机引进课题,激发学生求知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学完新知后在巩固练习部分没有先要求学生纸上谈兵,低年级学生的不可能做到整节课思想集中,所以适当的活动还是需要的,所以上完方向与位置的新知后,我让学生们活动起手脚来,我下指令,学生开始按要求做,如请大家将你的左手伸出指向东方,请将你的头向北偏......。做错的同学会在不断的磨合里找准方向,听完老师的指令,我还请学生自己找搭档来互相指认方向,对于那些方向感模糊的学生,在互动的体验里也增强了方位意识,从而收获一种成功的喜悦兴奋感。兴趣使我们的课堂里多了一份生机盎然。

二、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适时应用

探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从问题出发,具有实践性和形式开放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记得我在教学一节关于负数的课时,在课中有个学生问我,他说,老师那零是什么数啊?经验丰富的老师肯定会借助学生的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去探究讨论,最后给予指引,而我却让学生坐下,说在下一环节将展开这一问题,没有抓住学生的关注点,没有了解学情,而按照我的教学设计步骤进行,这使得学生们少了一份认知冲突,对数的探究参与的热情降下了一个温度,有了此次的经历,使我在平时的课中开始多留意学生的问题。学生数学的课堂是希望朝着我们既定目标前行的,却在教学过程里有不断出现的意料之外,注重既定的同时也不要忽略掉意外带来的精彩,或许有些意外更能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课堂上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指引。

三、关注对学生发现的合理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激活主体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才能逐渐形成主体积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喜欢求异、独立性强、自信心强的创造个性。北师大版的教材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上便多了学生互动以及参与性。然而在平时教学里学生对于发现的知识用数学语言去描述时缺少简约性,这容易导致其他同学在听课时产生一些厌倦心理,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你有发现,我有发现,都认为自己的发现最好,这容易产生一种无心倾听他人意见的状态,只沉静于自己的发现里,所以作为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发现,还要能调节课堂,引导学生尽量用简约的语言有条理的讲述自己的发现,不仅能从课堂里听见不同的声音,更要让这不同的声音汇进学生的脑海,让学生学会理性分析,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在比较中产生对知识的内化。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里,当然也不能忽略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我们身边的生活事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zhong/993741.html

相关阅读:不搞题海战术,还有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