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提高记忆的理论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提高记忆力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一、要有记住的紧迫感
记忆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人的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体验复杂的人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

明确记忆的目标和任务对记忆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有了明确的记忆任务,全部的记忆活动就会集中在主要的记忆对象上,并且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实现它。相反,若是记忆的对象模糊不清,那就如同在迷雾中开枪一样,击不中靶,把记忆的能量扩散了。只要你具有一定要记住的决心和信心,就一定能记住。

二、要掌握记忆和遗忘的机理
记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经“识记”、“保持”和“再现”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第一阶段,是通过感觉器官将得到的信息保留在脑中,称为“识记”过程;第二阶段是把保留在脑中的信息加以记忆保存,称为“保持”过程;第三阶段,就是当需要时,能把需要的信息回忆出来,称为“再现”过程。如不能完成这三个阶段,就不会有真正的记忆。记忆的3个阶段犹如照相的整个过程一样,首先对客观事物“拍摄”,再把胶卷“保存”,而后“显影”。

在学习过程中,要想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必须重视“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要想把记忆内容保持完好,清晰地印在脑海中,必须具有完美的“再现”能力。然而,这一切不经过自觉的有意识的刻苦训练是不能掌握的。

在“再现”阶段,大脑中虽有遗留信息存在,但有的信息却忘得一干二净,这即是遗忘。实验告诉我们,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人们识记事物20分钟以后就遗忘41.8%,1天以后遗忘66.3%,6天以后遗忘74.5%,在此以后,遗忘的速度大为减慢,达到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针对这一遗忘规律,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及时复习,予以巩固。对所学知识,尽力当堂消化,当天消化。对老师新授知识应及时复习,课后做到先复习后作业,以达减少遗忘,强化知识的目的。

但是,复习并不是把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机械重复。简单的机械重复容易引起大脑的疲劳和抑制,产生消极情绪,使我们提不起学习兴趣。复习本身必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由于我们学过的东西并不都是同等速度识记和遗忘的。因此,总是按固定的次序从头到尾是不必要的。我们应当有重点地去复习那些难记忆和易遗忘的东西。而且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

三、充分理解是提高记忆能力之关键
建筑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叫“意义记忆”;建筑在一遍又一遍重复基础上的记忆叫“机械记忆”。实验证明,用机械记忆的方法记36个没有意义的章节,需重复54次才能记住;而记6首包括480个音节的诗,只需要重复8次就记住了。可见理解记忆与机械记忆相比,可大大提高记忆效率。

怎样进行理解记忆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弄懂新学知识的实质,对新学知识进行组织加工,并把它纳人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吸取知识是“聚沙成塔”的过程,倘若不进行组织加工,沙粒再多也是一盘散沙。要使记忆的东西保持长久,必须对新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这如同家中的藏书,按不同类别存放,才便于查找;若乱七八糟地堆起来,就很难找到所需要的书。

知识的组织加工通常采用分组归类和编制提纲法。分组归类就是把记忆的东西分成若干组。比如,进到某一房间,可以看到钢笔、笔记本、记录纸、啤酒瓶、墨水、茶碗、圆珠笔、杯子、书、报纸,要把这些东西记忆下来,可以先把“钢笔、圆珠笔、墨水”分为文具类;然后把“笔记本、书、记录纸、报纸”分为纸张类;最后把“茶碗、杯子、啤酒瓶”分为装水的容器类。

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就物品而言,可以按机能、构造、性质、材料、大小、颜色、重量存在的时间、地点等分类;就人物而言,可以按性别、年龄、出生地、学历、毕业学校等情况分类。运用分组归类法时要注意,为了便于记忆,分成的组数要得当。分成的组太多,记忆起来就费劲,组太少,组内的个数就会增多。每组的个数相差太多也不好记忆。分类的结果,总会有不好归于哪一类的几件特别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成为一个小组。

编制提纲主要是在学了一课或一单元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提纲记住了,整个课文、单元的大意就记住了。

第二,对学习中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知识,加以研究比较,以帮助自己理解。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必由之路。通过比较才能找出知识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使我们对新学的知识掌握得更正确、更牢固。比如,化学上的硫代硫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是3种不同的钠盐,容易混淆。但是,你只要弄清楚它们的不同特性,记住大苏打——硫代硫酸钠,小苏打——硫酸氢钠,苏打——硫酸钠,就能比较容易分清、记住了。在英语学习中比较法应用得更广泛。如一般疑问句与特殊疑问句的比较,同义词because、as、since、for等的比较,反义词large与small的比较,相似字母单词horse、house等的比较,真是举不胜举。总之,采用比较法可以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忆得又快又牢。

第三,对学习中没有明显意义的学习材料,如历史年代、外文生词、地理名称等要尽量利用人为的理解方法去记忆。所谓人为的理解方法就是充分发挥联想的作用,尽可能建立各种联系和线索,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和片断的材料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其成为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从而增加对这些事物的记忆。如:日本富士山的高度为12365英尺,可以记为“一年的月份和天数”。

如历史考试中有一考题问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哪个在先?只要理解清朝政府在鸦片战争中败于英国,才缔结《南京条约》的本质,就很容易记住鸦片战争先于《南京条约》。如只是死记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那么,一旦忘记了公元年份,其前后关系就混乱了。可见,只有抓住被研究对象的“来龙去脉”,清晰地理解其具体内容,采用意义的记忆,才是提高记忆能力之关键。

再如数、理、化中的定理、公式等,首先了解它的来源和导出过程,掌握定理、公式的意义,并理解定理中关键词句的意义,公式中各字母的意义和它们的适用范围及条件,这种记忆方法比起死记硬背来说,既不容易忘却,又兼顾应用,何乐而不为呢?

还需说明的是,有些材料看起来好象没有多少意义,为了记忆方便,可以人为地给它加进某种意义。如: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记时,年头可谐音为“日走狮舞”,月日可谐音为“怕得要死”。

第四,学以致用。知识的掌握包括3个环节: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的理解、巩固是应用的前提,而知识的应用又使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得到发展。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善于学习的指标,在于能否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和学以致用。在学习中我们时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学习的内容,比如一个数学公式似乎是理解了,可是一碰到习题就不会做。这说明我们并非真正理解那个公式。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适当地做一些练习题,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另外,从心理品质上看,“用”是比理解更高一级的东西。因为用的过程,涉及到“能力”的问题。例如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等。所以,对考生来说,应适当地有计划地做一些练习题,特别是做一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练习题。这些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必须指出,这并不是要同学们去收罗各种名目繁多的习题,大搞题海战术,滥做练习。做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做题提高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

四、分散记忆法
要记住所学知识,通常有集中记忆法和分散记忆法两种。集中记忆指在同一时间内不停歇地反复学习,直到记住为止;而分散记忆法则是把学习时间分散开来学习,直到记住为止。实践证明分散记忆要比集中记忆效果好。比如记1篇短文若集中时间连续背诵需用30分钟;若采用分散记忆法每天读两遍,背诵时间可大大缩短。

在分散记忆时,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可得到适当休息;反之,老是重复背诵同一材料,极易引起大脑疲劳。当然分散应有限度,也不是说越分散越好,过短材料则宜于用集中记忆法。

五、系统记忆法
众所周知,零碎的珠子很容易丢失,如果用一根线把珠子穿起来,提起线头就可以带起一大串。记忆也是如此,零碎的知识点,零碎的定理公式容易忘却,如果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就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遗忘。

把知识系统化,首先要抓住某部分的重点知识、重点规律作为大树的主干,次一点的作为枝干,而知识点作为树叶。主干和枝干就好比连接各部分知识的“线”,抓住了线头就会使各部分知识印在脑海中。归纳知识结构,往往采用列表的方法,这种方法简明系统,便于记忆。

还有一种方法是人为地编故事,将各部分知识串起来,达到牢记的目的。如我国现代杰出的小说家、剧作家老舍的主要作品可这样串起来:“四世同堂”的老舍与祥子一起骑着“骆驼”,经“龙须沟”到“茶馆”里与朋友们畅谈“济南的冬天”的雪景。这就把《四世同堂》、《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济南的冬天》等主要作品很容易地记住了。

六、尝试回忆法
学生在阅读背诵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低着头枯燥乏味地反复诵读,这样不仅不能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反而会使它转为抑制状态,降低了记忆效果;另一种则是采用尝试回忆法记忆,做到“俯而读,仰而思”。在背记过程中不断地自己“考”自己,即自我复述或自我默写。这是一种多快好省的记忆方法,记忆效率比较高。

在这方法中,阅读和背诵的比例应是多少呢?心理学家认为,最好的比例是20%的阅读,80%的背诵。一般说来,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不同,背诵记忆的要求也不同。应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七、歌诀记忆法
心理学实验证明:10个无意义无韵律的字要背诵23遍才能记住,而10个无意义有韵律的字,只用14遍就可全部记住。

实践经验也证明:有节奏、有韵律的材料比没有节奏和韵律的材料好记得多。歌诀具有语言和谐压韵、节奏有序、便于上口的优点,因而将材料编成歌诀便于记忆。比如《历史朝代歌》:

夏代商代与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又如《三角函数符号口诀》:

一全正,二正弦,三双切,四余弦,正余割随着余正弦。

判断波形图线中各质点的速度方向时可编成如下歌诀进行记忆:

沿着波速向前看,波峰波谷紧相连,下坡质点往上跑,上坡质点往下钻。

记忆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可读作:

山巅一寺一壶酒(即3.14159);

尔乐苦煞吾(即26535);

把酒吃(即897);

酒杀尔(即932);

杀不死(即384);

乐而乐(即626)。

这种把识记材料编成歌诀的形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记忆效率可大大提高。这种记忆方法对考生来说,比较实用。你如果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必记而又难记的东西时,不妨自己编些口诀、歌诀。 此外,也可以用图形,图表等帮助自己“硬记”。这些东西使人一目了然,容易记忆。

八、记忆链记忆法
这是美国最受推崇的哈利•罗莱因先生的记忆方法。他的《惊人的记忆力》一书,曾在1975年引起轰动。

这种记忆方法最适用于英语。基本原理是:假设有必须记忆的A、B、C、D、E几个事,可首先在A与B间联想,然后,再在B与C间联想……这样依次联想下去,只要想起A,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所应记忆的几件事便都能回忆起来。

如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于是两年之后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又是一个两年后,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可说是采用了记忆链法。

利用记忆链法甚至可以记住几件毫无关系的事情:飞机、树、象、篮球、鼻子、水桶等,逐个记忆不是件简单的事。若通过记忆链的联想方法,则容易记牢。最好利用离奇的联想方式,可以这样联想:巨大的“树”木犹如一架“飞机”在空中飞翔;一头大“象”在“树”下悠然自得地玩耍;大“象”用“鼻子”挑起了“水桶”;“水桶”碰了“篮球”,篮球便滚动起来。

通过这样联想,就把6件事物联系起来,令人难以忘却。

再如背诵《桃花源记》,可循穷(桃林)→人(小口)→进(桃源:景、人)→出(桃源)→后(问津)这条渔人行踪的线索(或记忆链)进行背诵记忆,效果就好多了。

九、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法
常言道:“耳闻不如目见,眼看不如口说,嘴说不如手写。”说明了各种器官吸收知识的比率有很大差异。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可大大提高记忆效率。

因为单靠听觉获得的知识,3小时后能记住60%,3天后只记住15%;只靠视觉获得的知识,3小时后能记住70%,3天后记住40%;而视觉、听觉并用获得的知识,3小时后能记90%,3天后仍能记住75%。可见,在记忆过程中,把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结合起来,记忆效果会十分明显。因此,学习知识一定要做到五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使眼、耳、口、手、脑同时参与学习过程,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提高记忆能力。必要时学生可参与表演:如学习《曹刿论战》一文,学生可分为庄公、曹刿、陈述者3个角色进行表演,通过学生自己表演,对课文中心内容会记忆深刻。

十、选择记忆法
目前,学生学习的科目多、知识量大,几年下来如果要把所学知识全部背下来,再好的记忆力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善于记忆,又要善于遗忘。一定要记住的是各科要考查的知识点、规律和公式;对于知识点、规律、公式中用于叙述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词句又要善于遗忘。 在开始记忆之前,先想一想,哪些是以后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对那些不必要的内容可以舍弃在一边,就是说要从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把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尽快地、准确无误地筛选出来加以记忆。

下一步,是将必须记忆的事项,按性质进行分类、归纳、编组。以后,只要回想某一组事物,也就能很容易地把其中某一事件回忆起来。若把编成一组的事物再编写成小短文或小故事,效果就会更好。

相关阅读:如何提高记忆力:增强记忆的训练方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jiyili/11923.html

相关阅读:科学家证实提高记忆的三种方法
提高记忆力的八大学习方法
有什么提高记忆力训练的方法
提高记忆力的日常小动作
多种提高记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