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_全诗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中秋节的诗句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出自宋代诗人的《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眼珠,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波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有多少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赏析
,是一代文豪,亦是一个愚人。他的文作,往往深蕴哲思。读苏轼的诗文,不仅在于感触他翰墨之间的劲健旷达,更在于体味储藏在这劲健旷达之下的情旨邃思。
此诗前两句写时写景,道出在明月尚未高过群山之时,已出白芒千丈。“白毫”在此处指明月白色的光辉。银阙金宫,出瀛洲之下。道家谓天上有白玉京,故苏轼以银阙代指明月。一杯酒还未饮尽,明月已如水流般越涌而出。“乱云脱坏如崩涛”句应和前句的“涌”字,写云波因明月之涌如溃奔的涛水般四散开来,羁乱无缚。“谁为”两句,大展设想,以天上皎月喻天公的眸子,指出天公的眸子,应该以河汉千斛的水才干涤洗。“湛然”在此指恬淡,于是令它静看世间之人,照得我深感淡泊,连心都静下来了。“角尾”指东方。西南边如火闪动的星星像弹丸一样微小难见,东方星宿则光亮熠熠宛若盘卧的青龙。“注眼”指集中眼光看,“萤火”在这里应当指幽微的灯光。“舣舟”即泊舟,“鱼龙”形容灯火相连的气象。是何人凑近古汴城停泊,看一夜万千灯火舞动,如鱼龙所变。
“崎岖”四句,描述当夜诗人泛舟行游时的情景。“青荧”指青光闪映的样子,“灭没”指无影无声。随着闪映的青光匆匆无影无声,小舟已转过了前山;这山昼夜禁受浪的动摇、风的围绕,岂能永远像初时个别牢固。明月容易低垂,人也轻易散去;我泛舟归来当前也依然可以召唤童仆斟酒再重看明月。“青荧”四句,皆有哲思。青荧一句点出一种渐变之感,随后深感山峰也应当像这些青光一样在风浪中渐变,不复当日坚固。“明月易低”写出天然法则,“人易散”写出人情规律,渲染出一种物兴则将衰的世事之感。然而“归来”句笔锋一转,点出明月固然低垂可是仍在,人虽散去可是还有我在,我本人仍然能够斟酒望月,以纵情怀。“明月”两句,前句无情但后句有情,世事无情然而人有情。我们不能转变世事的变更,却能掌控自己的心态。在这份无情与有情之间,一展诗人洒脱淡然的襟怀胸襟。而这般襟怀和哲思只凭轻舟转过前山的那一瞬、只凭归来的那一刻、只凭这四句诗便由诗人感想到并浮现在咱们眼前,如何不令人钦佩!在这份洒脱淡然的胸怀下,诗人写出“堂前月色愈清好”等四句,指出自己卷帘排闼,寂无别人,只有在窗下呜咽的楚老。“南都从事”即诗人的弟弟,诗人此诗就是和韵苏辙之诗《中秋见月寄子瞻》,其中有“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两句。因而诗人劝弟弟莫羞贫,像你我这样对月题诗的又有几人呢?“南都”两句正应跟了诗人之前的那份潇洒漠然的胸怀心情。明晨世间百事又跟着日出开端了它的兴衰更替,而现在所有都好像是在梦中做了一回瑶台的客人。
恍然一梦,恰是诗人此刻的感到,而这种感叹并非是只在此时才有,苏轼在念奴娇中也曾写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可是这种一切皆如梦幻的感慨是如何才有的呢?在本诗之中,诗人也写道“明月易低人易散”,道尽盈虚有数。可纵然是盈虚有数,仍旧是卒莫消长。世间阴阳万物都在盈虚兴衰间一直变化更替,可终极却不会在总体上消减增加,不会真正的灭亡。正因为诗人虽然清楚盈虚有数,可他同样知晓卒莫消长,因此才有“归来呼酒更重看”一句;因此他才在历经磨难之时,依然心存乐观,依然胸怀一份洒脱,依然说出“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然而正由于盈虚有数,变化难定,诗人才会渐感人生如梦。可是人生真的如梦么?对苏轼而言,他心系的是天下兴衰,可是官场难容。面对宋朝政治上代代加深的弊病,苏轼虽有心匡国辅政,却是不在其位,无能为力。所以他对天下的这份忧愁无可排解,渐成悲戚。一句人生如梦,其中又有多少是无奈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ju/8469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