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战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全诗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思念的诗句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出自唐代诗人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战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缭绕“望”字开展,前四句借景抒怀,情景联合。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疏来烘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惊心动魄,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气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决裂、国是的艰巨,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段,表白出亡国之悲,告别之悲。诗人由登高眺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风景的穿插转换中含蓄地转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骚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难堪能宝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斗给人民带来的宏大苦楚跟国民在动乱时代想晓得亲人安全与否的急切心境。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示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愁。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融合,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要言不烦,充足体现了诗人“沉郁抑扬”的艺术作风。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以及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全诗镇静蕴藉,真诚天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硕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古板。”此论颇为妥当。“家书抵万金”亦为传播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新闻,便把家小安置在?州的羌村,去投靠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软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击失守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叹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慨;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满离情。全诗冷静含蓄,诚挚做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固然山河仍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发明了氛围。此联对仗工细,圆熟天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比强烈。“国破”之下继以“江山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凉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成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个别说明是,对浊世分离的凄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应用互文伎俩,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线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动。在景与情的变更中,好像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渐地转入了抬头寻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局部??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现在春深三月,战火仍持续一直。如许渴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赛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断久盼消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主意,很自然地使人共识,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惦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眼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迟疑,顿觉稀少短发,多少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水平。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气朽迈,则更增一层悲痛。
这首诗反应了诗人酷爱国度、眷念家人的美妙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情感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盛而不杂乱,格律谨严而不呆板,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宇浑灏,因此一千二百余年来始终喜闻乐见,历久不衰。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田地,其苍老之态能够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整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概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厚蕴藉,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话中有话,很值得咀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ju/8762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