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反咒骂_诗歌鉴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反诅咒

[印度]《河达婆吠陀》

有一千只眼的诅咒,

驾起了车子向这儿动身。

找那咒我的人去吧,

像狼找牧羊人的家。

诅咒啊!绕一个弯从前吧,

像大火绕过湖;

打那咒我的人去吧,

像雷电打倒树。

咱们没咒他,他倒来咒我;

我们咒了他,他又来咒我;

我把他投向死亡,

像把骨头投向狗窝。

(金克木译)

【赏析】

《阿达婆吠陀》中的咒语是有良多品种型,有的用来驱邪治病,有的用来期求幸福,有的则是巫师用的咒语。这首诗很显然是属于最后一类。上古人类对语言的力气显然过于高估了,在出产劳动中他们意识到了语言的宏大作用,因而对于交换思维、组织劳动和传授教训的语言怀有很高的信念。因此他们打算用语言把持客观世界,把诗歌当作兵器,用语言向自然发动了奋斗,发明了这些当初看来非常无邪的巫术诗歌。

巫术是前宗教,它对做作景象加以命令、奉劝,借以到达目标,与取决于神的宗教不同,它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在上古印度人的心目中,诗歌岂但能够治病,而且可以驱邪降妖、召唤情郎、把持骰子,当然也可以害人。这些咒语诗歌呼风唤雨,为了防范别人诅咒,甚至还要以诅咒来对抗诅咒,看起来更像武侠中的斗法。巫术诗歌表白了印度上古时期国民驯服天然和社会的强烈欲望,富有主观颜色。而这种强烈的主观色彩恰是诗歌的因素之一,在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过程中,主观性始终被强调着,巫术诗歌也可以说在多少千年前就展示了人类浪漫的本性。它配上形象的比喻和铿锵的诗律,构成了巫术诗歌特有的艺术魅力。

吠陀诗歌的语言和构思普通都清爽纯朴,富有生活力息,即便在一首“以法斗法”的反诅咒诗歌中,这个特色仍然鲜亮凸起。这些比方个别都来自当时的人从生涯跟天然界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不外既然是凑合别人的咒骂,比喻就不像前面那些诗歌那样柔柔精美,而是带着一点原始先民可恶的恶作剧,并应用儿童般的语气:“找那咒我的人去吧,像狼找牧羊人的家”;“打那咒我的人去吧,像雷电打倒树”;“我把他投向逝世亡,像把骨头投向狗窝”。这些活泼活跃的比喻,联合全诗颇为谨严的格律,有着赫然的民歌作风。

这种应用比喻的手段在后来的印度文学中有长期的普遍的影响。是擅长用接洽生活的新颖生动的比喻,仍是只会用脱离生活的老生常谈,可以说是印度文学中差别艺术手法高低的标记之一。印度古典文学的文艺实践也常在比喻上大做文章,例如公元7世纪婆摩诃《诗肃穆论》对梵语文学作出了初步总结,列举了39种“庄严”,以为“庄严”是诗歌之美的重要因素,“庄严”的意思就是修辞,其中很大一局部是比喻类的修辞。这是值得我们留神的印度文学史上的一个现象,和我国《诗经》里周代名歌的“比、兴”伎俩属于统一个类型,正是古代诗歌和民间创作的一个独特特点,深究下去,可能对文学的来源与发展的研讨有很大的启示意思。(王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hiju/8861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