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宝宝入学准备大检阅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现在的妈妈们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为孩子选择“最好”的,上小学,更是要千挑万选了!而孩子上学前的准备工作中,不仅是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还有更多的准备工作要做,孩子多大上学最合适?孩子作好上学的心理准备了吗?孩子现在的作息时间能适应学校生活吗?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学前知识储备等等,你和孩子都准备好了吗?

孩子到底多大上学最合适?

独生子女因家中没有别的玩伴,所以都不喜欢呆在家里,喜欢出去和同年龄的伙伴玩耍。有些孩子刚4岁多,看到邻居的孩子去上学,也吵着要去。家长怕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就让孩子跟着一起去上学。或是认为孩子聪明,提前入学,应该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些做法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到底对生长发育好不好?4、5岁的孩子对学习的向往和兴趣,是值得珍惜和鼓励的。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好苗头,因势利导。但是重视早期教育并不意味着就能越过幼儿园的教育提前进入小学。

原来如此:

一般来说,孩子脑细胞的发育,约在6周岁时才较完善。儿童生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过度用脑对生理、心理都有不良影响。所以,还是不要急着让孩子过早入学好。

你知道孩子需要怎样的学校吗?

“不能让孩子因为学校不好,而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为孩子挑选心仪的学校!”越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越是选择范围宽,更是让妈妈们“眼花”、头痛!其实只要抓住“实质”,满意的学校就摆在你的面前!

给妈妈支招:

1、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妈妈们择校的标准也不一。无论选择住宿或普通小学,都要注重:这所学校的老师是否具有爱心,因为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不是一时,一年,而是人的一生。

2、如果为孩子选择的是非住宿学校。尽量选择离家近的学校,这样便于家长刚开始时接送孩子,等孩子对周围环境熟悉之后,自己回家也比较安全。

3、一般住宿学校“硬件”条件都不错,那就更要注重学校的“软件”水平,学生来源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是生源,有的家长认为是学校里学生家庭条件相仿一起上学好。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如果学生都是一些富家子弟,我建议你要慎重选择,社会是由来自各个阶层的人员组成,不只是富人,如果想让孩子对社会有更全面的了解,能适应社会,最好选择一所更具有“社会性”的住宿学校。

家长应该为孩子做哪些准备?

帮助孩子作好心理准备

在孩子没有准备好时,就让他上学是不公平的。上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匆忙”的经历,如果她不喜欢这种经历,他很容易会感到被抛弃了。孩子有“知情权”我们应该把学校的一些规矩告诉孩子,让他知道自己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也会从中体会哪些快乐。只有对上学有全面的了解,才不会让孩子因为对学校期望过高而失望。

1、首先要让孩子喜欢学校,在为孩子选定学校之后,带孩子参观未来的学校,了解学校的布局,激发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向往。

2、孩子在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后以“学习”为主(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孩子要突然由“动”转“静”,确实很难一下适应。主要的是要认、读汉语拼音,识字、背课文,学算术,有的孩子会感到没兴趣。因此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孩子介绍上课的一般过程、形式和要求,使还入学后的行动“有章可循”,是非常必要的。

3、小学每节课40分钟左右,需要孩子坐在椅子上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这对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要求也是比较高,容易造成孩子的不适应。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在入学以前,你应帮助孩子发展有意注意,使孩子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需要意志的参与,而孩子意志的发展还较差,培养有意注意时切不可操之过急。

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A、开始时,采用孩子喜欢的游戏形式比较好。如在桌子上放4~5样玩具,让孩子看1~2分钟,然后请孩子把头转过去,你拿掉其中一个玩具,再让孩子转过头来,要求他说出桌子上的变化。游戏可以增加难度,如玩具的数量多一点,拿掉玩具后再把留下来的玩具位置调换一下。做游戏时,如果你和孩子轮流出题目,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

B、一般孩子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你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听录音故事来发展他的有意注意。在听故事前先向他提出几个问题,让他带着问题听,听完后回答你的问题。还可以要求他边听边记住故事的内容,然后把故事复述给你听。

C、如果孩子的注意力特别差,那么除了上面的游戏,你还可以每天为他增加一点专门的练习。如在一张纸上写1到100的数字。

D、小学一个班孩子数量比幼儿园的多,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关注”程度也会相应地降低,孩子听到鼓励表扬的话也会减少,如何让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保持很高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不受影响呢?

妈妈高招:

在孩子入学前一年,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一起游戏,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和适当增加一些竞争性的游戏。其间,一方面鼓励孩子力争取胜;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对失败的承受力。当孩子遇到挫折而想放弃时,父母不予允许,但也不要责备,而应怀着极大的兴趣与孩子一起探讨,以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在解决难题中感受到乐趣而并非压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zaojiao/100216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