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南京市江宁区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每小题2分,共16分)
1.(2分)下列几个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
 A. B.2C.0D.

考点:无理数..
专题:.
分析:由于无理数是开不尽方的数,或者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答:解:2,0, 是有理数;
开方开不尽故是无理数.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或者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 ,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
 
2.(2分)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B.? C.± D.2

考点:算术平方根..
分析: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是算术平方根,利用此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判定.
解答:解:∵ 2的平方为2,
∴2的算术平方根为 .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的理解及运用,注意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弄清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2分)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结合各图的特点求解.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4.(2分)下列各数在2与3之间的是(  )
 A.1B. C. D.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由于22=4,32=9,由此到2与3之间的无理数在 和 之间,从而确定选择项.
解答:解:∵ =2, =3,
∴大于 而小于 的数只有D,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此题常见计算无理数的范围.
 
5.(2分)如图,△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以下结论:
(1)△ABD≌△ACD;(2)AD⊥BC;(3)∠B=∠C;(4)AD平分∠BAC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先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DB=DC,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得到△ABD≌△ACD;由于AB=AC,DB=D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D⊥BC;∠B=∠C,AD平分∠BAC.
解答:解:∵D为BC的中点,
∴DB=DC,
∵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所以(1)正确.
∵AB=AC,DB=DC,
∴AD⊥BC;∠B=∠C,AD平分∠BAC,所以(2)、(3)、(4)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有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6.(2分)在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2,b=3,c=4B.a=1,b=2,c=3C.a=3,b=4,c=5D.a=7,b=8,c=9

考点:勾股数..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解答:解:A、( 2)2+( 3)2≠( 4)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12+22≠3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32+42=5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D、72+82≠9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
 
7.(2分)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PD⊥DA于点D,PD=2,则P点到OB的距离是(  )

 A.1B.2C.3D.4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可过点P作PE⊥OB,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D=PE,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如图,过点P作PE⊥OB,
∵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且PD⊥OA,PE⊥OB,
∴PE=PD,又PD=2,
∴PE=PD=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要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8.(2分)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6c,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可以是(  )
 A.8c和3cB.8c和4cC.8c和5cD.8c和20c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掌握排除法在中的应用.
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6c,
A、∵AC=8c,BD=3c,
∴OA= AC=4c,OB=1.5c,
∵4+1.5=5.5<6,
∴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本选项错误;
B、∵AC=8c,BD=4c,
∴OA= AC=4c,OB=2c,
∵4+2=6,
∴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本选项错误;
C、∵AC=8c,BD=5c,
∴OA= AC=4c,OB=2.5c,
∵4+2.5=6.5>6,
∴能组成三角形,
故本选项正确;
D、∵BD=8c,AC=20c,
∴OB= BD=4c,OA=10c,
∵4+6=10
∴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定理的应用.
 
二、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2分)(2013•铜仁地区)4的平方根是 ±2 .

考点:平方根..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2)2=4,
∴4的平方根是±2.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10.(2分)(2004•乌鲁木齐)?27的立方根是 ?3 .

考点:立方根..
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3)3=?27,
∴ =?3
故填?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应先找出所要求的这个数是哪一个数的立方.由开立方和立方是互逆运算,用立方的方法求这个数的立方根.注意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原数的性质符号相同.
 
11.(2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累计参观人数8308.44万人次,刷新了世界纪录.将8308.44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8.3×103 .

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分析:较大的数保留有效数字需要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用科学记数法保留有效数字,要在标准形式a×10n中a的部分保留,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数起,需要保留几位就数几位,然后根据四舍五入的原理进行取舍.
解答:解:8308.44=8.30844×103≈8.3×103.
故答案是:8.3×103.
点评:注意对一个数进行四舍五入时,若要求近似到个位以前的数位时,首先要对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2.(2分)(2012•平原县二模)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 15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因为3和6不知道那个是底那个是腰,所以要分不同的情况讨论,当3是腰时,当6是腰时等.
解答:解:当3是腰时,边长为3,3,6,但3+3=6,故不能构成三角形,这种情况不可以.
当6是腰时,边长为6,6,3,且3+6>6,能构成三角形故周长为6+6+3=15.
故答案为:15.
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个小边的和必须大于大边才能组成三角形.
 
13.(2分)(2010•昆山市一模)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 5或  .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3是直角边,4是斜边;②3、4均为直角边;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第三边的长.
解答:解: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
第三边的长为: = ;
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
第三边的长为: =5;
故第三边的长为:5或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要注意的是由于已知的两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并不明确,所以一定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
 
14.(2分)(2005•漳州)如图,由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8c,则正方形与正方形N的面积之和为 64 c2.

考点:勾股定理..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解答:解:∵S=AB2,SN=AC2,又∵AC2+AB2=BC2=8×8=64,
∴与正方形N的面积之和为64c2.
点评:注意:运用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证明,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15.(2分)如图,∠A=30°,∠C′=60°,△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ABC中的∠B= 90° .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ABC≌△A′B′C′,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C=∠C′,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B的度数.
解答:解:∵△ABC 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
∴△ABC≌△A′B′C′,
∴∠C=∠C′=60°,
∵∠A=30°,
∴∠B=180°?∠A?∠C=180°?30°?60°=90°.
故答案为:9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2分)(2011•宝应县模拟)如图,△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到△OCD的位置,已知∠AOB=45°,则∠AOD等于 35 度.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根据旋转的意义,找到旋转角∠BOD;再根据角相互间的和差关系即可求出∠AOD的度数.
解答:解:∵△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到△OCD的位置,
∴∠BOD=80°,
∵∠AOB=45°,
则∠AOD=80°?45°=35°.
故填35.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化,学生主要要看清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多少度,难度不大,但易错.注意∠AOD=∠BOD?∠AOB.
 
17.(2分)(2010•小店区)在Rt△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CD=4c,则AB= 8 c.

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由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了中线CD的长,即可求出斜边的长.
解答:解:∵D是斜边AB的中点,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故AB=2CD=8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8.(2分)若2?4与3?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为 1或?3 .

考点:平方根..
专题:.
分析:由于同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得到2?4=?(3?1),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依题意得:2?4=?(3?1)或2?4=3?1,
解得=1或?3;
∴的值为1或?3.
故答案为1或?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三、解答题
19.(8分)求下列各式中的x
(1)2x2?32=0;
(2)(x+1)3=?8.

考点:立方根;平方根..
分析:(1)先移项,然后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继而开平方可得出x的值;
(2)直接开立方可得出(x+1),继而可得出x的值.
解答:解:(1)移项得:2x2=32,
系数化为1得:x2=16,
开平方得:x=±4;

(2)开立方得:(x+1)=?2,
解得:x=?3.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及立方根的知识,掌握开平方及开立方的法则是关键.
 
20.(5分)计算: .

考点:实数的运算..
分析:先把原式中各二次根式化简,再作加减即可求解.
解答:解:∵( )2=3, =4, =?2,
∴原式=3?4?2=?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其中尤其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注意立方根的符号.
 
21.(6分)如图,已知∠AOB,OA=OB,点E在OB边上,四边形AEBF是平行四边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
(1)画出∠AOB的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请说明画出的线,为什么平分∠AOB?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1)连接AB和EF,两对角线相交于点H,再作射线OH即可;
(2)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H=BH,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H平分∠AOB.
解答:解:(1)如图所示:

(2)∵四边形AEBF是平行四边形,
∴AH=BH,
∵OA=OB,AH=BH,
∴OH平分∠AO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2.(6分)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画出△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A1B1C1.

考点:作图-旋转变换..
专题:作图题.
分析: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A1B1C1即为△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3.(6分)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为边BC、AD的中点,连AE、CF.问: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探究型.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D∥BC,且AD=BC,又点E、F分别为边BC、AD的中点,故有AF=CE,所以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解答:解: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且AD=BC,
又点E、F分别为边BC、AD的中点,
∴AF= AD= BC=CE,
∴AF∥CE,且AF=CE,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4.(8分)如图,△ABC 中,BD、CE分别是AC、AB上的高,BD与CE交于点O.BE=CD
(1)问△ABC为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2)问点O在∠A的平分线上吗?为什么?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1)先利用HL证明Rt△BCD与Rt△CBE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C=∠ACB,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2)根据(1)中Rt△BCD≌Rt△CBE,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D=CE,对应角相等可得∠BCE=∠CBD,然后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BO=CO,相减可得OD=OE,再根据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即可证明.
解答:解:(1)△ABC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如下:∵BD、CE是△ABC的高,
∴△BCD与△CBE是直角三角形,
在Rt△BCD与Rt△CBE中, ,
∴Rt△BCD≌Rt△CBE(HL),
∴∠ABC=∠ACB,
∴AB=AC,
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2)点O在∠A的平分线上.
理由如下:∵Rt△BCD≌Rt△CBE,
∴BD=CE,∠BCE=∠CBD,
∴BO=CO,
∴BD?BO=CE?CO,
即OD=OE,
∵BD、CE是△ABC的高,
∴点O在∠A的平分线上(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的性质,证明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5.(6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点E是BC边的中点.求证:AE=DE.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先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得出AB=CD,∠B=∠C,再运用SAS证明△ABE≌△DC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AE=DE.
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B=DC,∠B=∠C.
∵E是BC的中点,
∴BE=CE.
在△ABE和△DCE中,

∴△ABE≌△DCE(SAS),
∴AE=DE.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得到证明全等所需的条件.
 
26.(6分)如图,一架长为10的梯子AB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是8.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2,那么它的底端是否也滑动2?请你通过计算来说明.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B′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B的长,求出二者之差,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解答:解:底端滑动2(1分),理由:
在Rt△ACB中,BC2+AC2=AB2,BC= ,(2分)
又∵AA′=2,
∴AC=6,在Rt△A′CB′中,B′C=8,(2分)
∴BB′=2,
∴底端滑动2.(1分)

点评:此题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只要两次运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27.(5分)做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2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再做3个边长分别为a、b、c的正方形,把它们拼成2个正方形(如图)你能利用这2个图形验证勾股定理吗?写出你的验证过程.

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专题:证明题.
分析:通过两个组合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相等的关系即可证明勾股定理.
解答:解:由图可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则面积为(a+b)2,图中把大正方形的面积分为了四部分,分别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边长为b的正方形,还有两个长为b,宽为a的长方形,
根据面积相等得: ,
由右图可得 .
所以a2+b2=c2.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图形面积的关系证明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和正方形边长的关系进行组合图形,
 
28.(8分)理解

(1)如图①,△ABC中,D是BC中点,连接AD,直接回答S△ABD与S△ADC相等吗? 相等 (S表示面积);
应用拓展
(2)如图②,已知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连接DE、EC,试利用上题得到的结论说明S△DEC=S△ADE+S△EBC;
解决问题
(3)现有一块如图③所示的梯形试验田,想种两种农作物做对比实验,用一条过D点的直线,将这块试验田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块,画出这条直线,并简单说明另一点的位置.

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
分析:(1)由于△ABD与△ACD等底同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S△ABD与S△ADC相等;
(2)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根据AAS证明△DAE≌△FBE,则DE=FE,S△DAE=S△FBE,又由(1)的结论可得S△DEC=S△FEC,代入即可说明S△DEC=S△ADE+S△EBC;
(3)取AB的中点E,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则S梯形ABCD=S△CDF,再取CF的中点G,作直线DG,则S△CDG=S△FDG=S梯形ADGB= S梯形ABCD,故直线DG即可将这块试验田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块.
解答:解:(1)如图①,过点A作AE⊥BC于E.
∵D是BC中点,
∴BD=CD,
又∵S△ABD= •BD•AE,S△ADC= •CD•AE,
∴S△ABD=S△ADC.
故答案为相等;

(2)如图②,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
∵E是AB的中点,∴AE=BE.
∵AD∥BC,∴∠ADE=∠BFE.
在△DAE与△FBE中,

∴△DAE≌△FBE(AAS),
∴DE=FE,S△DAE=S△FBE,
∴E是DF中点,
∴S△DEC=S△FEC=S△BFE+S△EBC=S△ADE+S△EBC,
∴S△DEC=S△ADE+S△EBC;

(3)如图所示:
取AB的中点E,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取CF的中点G,作直线DG,
则直线DG即可将这块试验田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块.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的性质,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2)中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chuer/8038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