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月考试卷(四)历 史雅礼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组稿(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第一单元)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第Ι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此段材料反映的分立制度主要是指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二府三司制2.《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A.B.具有的灵活性和实用性C.注重于法律的原则性条款D.3.马克?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到:“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这段材料反映了美国A....4.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材料“在此以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5.下图是某高三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阶段是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6.法国作家菲利普?埃尔朗热在《克雷孟梭传》中写到:“公社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如果想到有朝一日人家会说他们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巴黎公社被视为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在现代社会的第一次大发,但在公社委员会的70多名委员中,只有一人公开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周恩来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为了应付而暂时采取的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B.政治干预影响经济发展C.D.官营专卖阻碍经济发展11.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见右图),宫廷贵族那种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打击了封建贵族B.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向城市流动C.工业化利于服装批量生产,降低服装生产成本D.工业无产阶级直接创造财富,日益富裕12.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国家“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A.西方列强的入侵 B.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C.近代工业的创办 D.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13.据复关入世谈判的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最初6年就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这说明A.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施压中国B.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C.计划经济是中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没有商量余地D.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的必要性14.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 刊文发表“大众可座、稳快价廉”等字样,以资号召,并且说明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B.大众传媒推动出行方式变化C.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D.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15.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B.反对推行社会福利政策C.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16.2009年,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说:“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社会主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交流与蜕变 B.各国政治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C.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休戚相关 D.不同经济模式的相互借鉴和影响17.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机会的平等”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贫困的深渊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用来保障人们经济安全C.福利制度有利于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人们就业和收入,维护社会公正1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时说:“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A.计划经济可以缓解经济危机 B.斯大林模式适用于世界各国C.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计划经济模式 D.作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未来充满希望19.勃列日涅夫执政之初,苏共中央文件指出:“近年来农业增长的速度减慢了,这给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经济规律,……这些是农业落后的基本原因。”这表明苏共中央A.坚持对经济的集中计划管理 B.决定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正确揭示了农业增速减的原因 D.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扩大市场作用20.根据下面表格内容,判断从上至下的“?”处应填的数据分别是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年份1937年1945年1960年1971年资本主义世界100100100100美国46.474.631.2?日本6.1————3.2?西欧各国———————26.5?A.35.6 2.2 30 B.35.6 12.4 30C. 9.7 2.2 30 D. 9.7 12.4 3021.有人在采访法国外长韦德里纳时提出:“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化中为什么美国似乎是水中之鱼?”韦德里纳回答:“水中之鱼的确是准确的表述。”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是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B.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无所不能C.美国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拥有优势D.在全球化浪潮中,国家没有任何利益可言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A.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B.强调知识分子加强自身修养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强调知识分子幼师孔子,少时师老庄,最后皈于佛。为学有三要,这三者缺一不可,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全无而称之为人者,则是貌似人而已。融合各家的模式创新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中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同为启蒙思想,而者却被看成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社会内在矛盾尖锐,社会危机日益加剧B.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理学和八股取士束缚思想,社会上出现对其抨击的声音D.市民阶层和新兴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增强,提出发展工商业的要求第Ι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得分答案第ΙΙ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2分)25.(25分)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高级形式。2015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定调城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筑城技术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到明代城墙加砖更为普遍,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宋代之前的城市建设中,商业是被限定在“市”内的。到了宋代,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中国城市建设史》材料二 我国城镇化发展五十年来可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各省、市、县要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城镇人口迅速增加,1949年城镇人口5765万人,到1960年增加到13073万人;设市城市从136个增加到199个。第二阶段60-7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城市人口增加仅限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城镇人口从1960年的13073万人,1977年增加到16669万人。第三阶段80-90年代,城镇化进程加快。到2000年,我国设市城市从1980年223个增加到663个;建镇湖南省雅礼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san/296044.html

相关阅读:山西省康杰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