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太 原 五 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2月)高 一 语 文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是国学什么是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gkstk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多数学者所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广义的国学是指“一国所有之学”。B.国学概念之所以暂时不用,有观点认为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而且从“科学”的意义上说也本不可用。 C.广义的国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D.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有别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在学术分类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狭义的国学概念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B.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C.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D. “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C.现代学科体系,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D.《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每类都内涵丰富,譬如“子部”的“医家”,内容可谓宏大广博。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借:帮助B.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 亡:通“无”C.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厉:警策D.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旌:激励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勇力闻 长太息以掩涕兮B.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C.其言非,固当容之 便可速遣之D.皆能传其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朱云本是鲁人,后被流放到平陵,年轻时结交匪贼,无恶不作。B.朱云后来从白子友受《易》、萧望之受《论语》,在这些经典的熏陶下,他四十岁的时候终于改过从新。C.朱云请求斩安昌侯张禹的原因是他尸位素餐,患得患失。 D.成帝不斩朱云的原因是体谅辛庆忌叩头流血以死相争的诚心。7.翻译(6分)(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3分)(2)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3分)(二)、诗歌阅读(6分)gkstk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8—9题。(6分)野 望王 绩采薇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首阳山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gkstk14.文中刘文典的“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第Ⅱ卷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从近期训练来看,主帅布拉泽维奇打造的首发阵容将呼之欲出。B.如果一味贪图安逸的生活,从而失去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力量,无异于宴安鸩毒。C.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青年,我们只能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以宽容的态度来接受。 D.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张怡宁不孚众望,再次同队友一道夺取女子团体冠军,并成功卫冕女单冠军。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在一些娱乐场所,摇滚乐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的灯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B.我们要提倡自主创新,因为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中国实现从贴牌大国到品牌大国、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跨越。C.当代中小学生,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享受着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D.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父母长期拿一些不好的事向孩子倾诉,那么孩子会因为精神上不堪重负而出现心理严重障碍,对孩子的精神和人格带来灾难性的后果。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窗临湖开着,满眼波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构成了一帧夏晚的佳作,充满了幽闲与静穆的味儿。①残夏时节近处水浅的地方长着浓密的芦苇②这时常有三两归巢的水鸟展着乌黑的翅膀从水面剪过③远处可以望见琼岛上的白塔和湖里的倒影④衬得隔岸的晚云分外绯红⑤芦苇深处时有青蛙出没,在水面打着一个个水圈儿⑥近黄昏,四周的暮色深了A.⑥④②①⑤③B.⑥③④②①⑤C.③⑤①②⑥④D.③①⑤⑥④②18.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以“秋天”为话题,另写一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19.请从“勤学”、“立志”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话题,拟写一副对联,要求每一句不少于5言。(4分)勤学: , 。立志: , 。五、作文(40分)gkstk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海子曾经在诗歌中写道:“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你对海子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你从诗句中得到什么启发?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以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gkstk——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答案1、C 2、D 3、D 4、D 5、 C 6、C 15、B 16、C 17、D7(1)现在朝中大臣,对上不能辅佐明主,对下没有办法让百姓受益,全都是占住位子白吃饭(之人)。(“匡”“亡以”各1分,句意1分)(2)假如他的话正确,就不该诛杀;假若他的话不对,本来也应当宽容他。(“使”“固”各1分,句意1分)gkstk8. 颔联描写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辉映。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近景的搭配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gaoyi/777153.html

相关阅读:湖南省长沙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学业检测语文试题